飞云诀苍生血_第二百一十五章 俘虏的价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俘虏的价值 (第2/2页)

,您就得从好几个角度来总结这次出征的得失……”

    胡飞雄立刻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摆摆手道:“行了行了,你们两口子聊着,我去看看能不能挑出一些个囫囵个儿的俘虏来……”

    被俘虏的人当中青壮数是有不少,但却又过半的老弱妇孺。这放在其他军队里,老弱妇孺除了有些姿色的女人之外,其他的一概都是当作垃圾被处理掉。不过方家却秉承了前田桃一贯的作风:孩子是金矿,能喘气的就是财富。

    前田桃在崇明内务学堂,也就是专门给管事们、庄头们上进修课的地方开宗明义地就讲过“人”的社会经济作用。人口,对于任何社会形态来说都是无穷无尽的财富,人口虽然占用了自然资源,但一个人口却能够创造出远远超过其占用值的财富。

    一个孩子,从出生一直活到六十岁,在其步入社会前的阶段,他(她)作为消费者,因其一连串的消费而创造了一连串的就业机会,也间接缴纳了一连串的税款;成年之后更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步入老年,同样,子女们为表孝心而为老人进行的一切消费,也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与纳税机会。

    即便是一个残疾,不能参与任何财富创造的残疾,公益机构在抚养这个残疾的时候,也需要产生消费。或许有人不太理解这样的消费,甚至认为这种性质的消费无疑就是在浪费社会财富,因为金钱和物资花到一个没有任何创造财富能力的残疾人身上,相当不划算。

    这里其实需要引入一个简单的概念。那就是社会财富在被创造出来之后,本来就有超过半数是被人们自己浪费掉的,只不过这种“浪费”的方式被我们所接受了而已。比如,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一天两斤米二两rou二两蔬菜就就足够维持基本生存,如果有一天超出了这个标准,吃个冰淇淋神马的,这就属于社会总财富的浪费;之所以没人觉得这样做离经叛道,实际上还是因为大家都接受了这种行为:人都是要追求生活的舒适与心灵的愉悦。因此,不少人觉得养只宠物狗宠物猫不算财富浪费,而给残障人士社会弱势群体献一点爱心就觉得是一种浪费。

    举一个很不恰当的例子。一个国家只有咱现在一个县级市大小,经济停滞,一水儿大农业。怎么才能让“鸡的屁”飞起来?先造路造桥吧!虽然说这个国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双腿和马车,但高速和立交照样得建。当政府的大笔资金砸下去之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首先就是这个国家本来没有什么像样的钢铁工业,可国家一宣布了造路造桥的决定,很多精明的人发现,从国外进口钢铁远远不如本土生产的钢铁价廉,所以,本土的钢铁厂兴盛了起来;随之兴盛的就是水泥厂;接着,车辆、石油、物流……一系列的行业领军出现之后,百姓们发现,工人们需要衣食住行,需要娱乐……于是服务行业兴起了……

    虽然说对这个连汽车都没有的农业国而言,造高速造立交完全是浪费,但这个浪费之外所产生的财富却无法估量。所以到最后,高速、立交都建好了,过不了几年又得爆了重建,没有别的原因,为的只是无条件满足本土各种企业的过剩产能,还是两个字:浪费。

    浪费的越厉害,创造的社会财富居然越多。这确实让人角儿匪夷所思。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金钱,也就是资本,如同社会的血液。血液被节俭地储存起来不用,那么人体会迅速失去活力最终死亡;只有当血液充分发挥其作用,充分地流动起来的时候,才会让整个肌体充满活力。即便是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或多或少无法避免地产生损耗,但从大局来讲,人体却因为这样的流动而创造出了更多的血液。

    人口、流动的资金,将会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

    前田桃将这些理论不断地灌输给每一个管事、庄头;这些管事、庄头们又将这一理论准确地实践到了方家的日常管理中去。

    他们珍惜每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一个残废,只要他活着,就是方家的财富。甄选俘虏的工作非常繁琐,有伤的、没伤的先分一类,然后没伤的里头还得甄别一下是不是闯贼铁杆。最后就是将俘虏全部编号,用方家特制的油墨戳在手背上敲个数字编号,然后登记发牌子,告诫所有俘虏:“今后想要吃饭,就得戳子和牌子同时在,然后就可以排队领饭敞开了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