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相_第四卷 川中义 第三章 道路的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川中义 第三章 道路的选择 (第2/3页)

。你听我把话说完。再毛遂

    迟。子聪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兄弟坐下。这才向说道:太师。小僧兄弟之言不假。小僧是把廉希宪一事做了最坏打算过廉希宪就算投降献关又如何最多不过让太师地据关守河之策成功一半。另一半呢北方天寒雨少。黄河水量远不如长江。干旱季节会断流。寒冬季节河面会结冰。这样地河流若要时常坚守。没有十五万以上地精锐军队休想成功否则阿里不哥铁骑一旦渡河成功。中原大地任他驰骋矣大宋军队同样将面临被各个击破之险初出茅庐地大宋骑兵在南京路纵横驰骋。游击作战。骑兵众多地忽必烈宋尚且拿他们无可奈何。更何况骑兵稀少地大宋军队

    子聪地分析有理有据,知己又知彼,这下包括贾老贼和刘秉恕在内地宋军众将都哑口无言了,好不容易逮到机会畅所欲言的子聪却不肯罢休,继续分析道:大宋现在北伐,这还只是在局部战场上面临地劣势,从全国各大战场来看,大宋此刻北伐更为不利。为了牵制大宋军队,忽必烈命令四川刘黑马大理兀良哈台和吐蕃八思巴联手攻打重庆,使得贾太师不敢从四川抽调一兵一卒增援襄樊。虽然兀良哈台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叛变独立,但四川半壁江山仍然陷落敌手,剩下地一半也时时刻刻的面临威胁,阿里不哥又怎么放弃这么一个重要战场

    假如换成小僧是阿里不哥,那么大宋一旦北伐,小僧必然让出南京路,让破蔽凋零地南京路困住大宋军队手脚,牵制大宋的庞大国力,转而专心经营四川和西南。子聪大言不惭的说道:到那时候,小僧只要用很少一点骑兵兵力布置在黄河以北,就可以牵制大宋一半以上地最精锐军队。主力军队则从凤翔路南下四川,威逼软弱的八思巴投降,利用蒙古人血缘亲情,或用封赏,或用武力,恩威交加收服四川七万户和大理兀良哈台,完成对大宋的战略包围。此后小僧再以西南四川先攻大宋腹地,逼迫大宋国内兵力南移,骑兵再突然渡过黄河南下,利用南京路的平原纵深,将大宋军队精锐切割包围,进而歼灭,而贾太师你尾难顾,又如之奈何

    有道理,我们现在北伐,是很危险。李庭芝倒吸了一口凉气,成为第一个被子聪说服的主战派。高达却极不服气的问道:子聪大师,你说的话倒是有道理,不过阿里不哥有你这么心狠有你这样的头脑吗他的部下之中,又有你这样地宏才吗

    有,最少有一个。子聪飞快答道:那个人叫刘整,也许还要加上张弘范和阿里不哥的皇后也台。

    高达楞了一下,又问道:这么说来,依大师之见,我们大宋岂不是永远能北伐中原

    小僧没说不能。子聪慢条斯理的说道:小僧对北伐的建议是屯边境,广积粮,扫内患,平后方,虚委蛇,通运河,缓北伐。

    好贾老贼忽然重重一鼓掌,大声叫好,大师的二十一字建议无比精辟,正是我大宋正道。只是虚委蛇这三个字,本官有些听不懂,难道我军要坐视阿里不哥吞并中原,兵临江淮威胁大宋吗

    当然不能坐视阿里不哥吞并中原。子聪微笑道:太师难道忘了,你手里正有许多可以抵挡阿里不哥的盾牌

    北方汉人世侯贾老贼眼睛一亮,脱口叫道。子聪点头微笑道:大宋俘虏的汉人世侯具已投降,太师大可以上表万岁,请皇上赐封他们大宋官职爵位,许以原有封地,允许他们世袭罔替,然后再把他们放回中原去,让他们去给大宋抵挡阿里不哥。

    把他们放回去宋军众将无不大吃一惊,向士壁更是大声嚷嚷起来,把那些墙头草放回去那不是给阿里不哥笼络他们的机会吗到时候他们掉过头来又跟着阿里不哥攻打大宋怎么办

    子聪一耸肩膀,微笑道:向将军,你认为阿里不哥会有那么大的本事吗忽必烈之所以能获得汉人世侯拥戴,是因为忽必烈推行的乃是汉法,主张以汉人法度治理天下,并大力招揽汉人人才,任用汉人官员,所以中原汉人才肯承认他这个皇帝。而阿里不哥是蒙古守旧派代表,主张把全天下都变成他们蒙古人养马地牧场,对汉人又百般歧视打压刘整为了取得他的信任,可是连老娘都贡献了出来,试问这样地人,又怎么能获得汉人世侯真心拥戴

    那些墙头草汉人世侯是不可靠,对大宋如此,对阿里不哥更是如此。子聪眉飞色舞的说道:等到阿里不哥南下,那些汉人世侯即便投降归顺也少得要被阿里不哥欺凌,抢他们的粮食,yin他们地妻女,那些投降的世侯又怎么会善罢甘休没投降地世侯就不会去自取其辱了到时候中原大乱,战火连绵,民心思定,大宋军队再乘机北伐,还怕那些接受过大宋封爵的汉人世侯倒履以迎,还怕中原百姓不担壶提浆恭迎王师总之一句话,放回汉人世侯,可以让中原乱上加乱,中原大地上汉人世侯忽必烈残部和阿里不哥军混战,大宋混水摸鱼,时不时加一把火倒一壶油,让他们打得头破血流,几败数伤哈哈哈哈哈,小僧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那精彩的画面了。

    这家伙真是和尚吗怎么心肠比鞑子还毒宋军众文武一起汗毛倒竖,对子聪暗生敬畏。惟有厚着脸皮来参加会议地杀人王应和杨晨焕听得笑呵呵的,大为赞成,杨晨焕又叫道:子聪大师,请容末将插一句嘴,末将认为史天泽老将军既然已经答应了投降,以他地忠义无双,就一定不会当墙头草,他可以在中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