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玉溪江畔碧波高 (第2/3页)
张松溪又道:“咱们若是杀了鞑子皇帝,这皇太子倒是个厉害角色,他属下王保保善能用兵,咱们汉人将领无一人能敌,到时候岂不是糟糕透顶?” 齐御风听到这话,不禁叹息一声,摇头道:“可惜了傅友德将军,却投靠了朱元璋,不能一展抱负,此番白茶夫人事毕,咱们就进攻大都,恢复汉室江山。” 张松溪听到这话,不禁一愣道:“齐兄弟可是要直攻大都?” 齐御风不去看他,只是点头道:“不错。” 张松溪皱眉道:“可是若你与元廷两败俱伤,岂不是便宜了旁人?” 齐御风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张松溪盯着他的面孔,悠悠道:“疆兵以足食为本,攘外以安内为先。” 齐御风摇摇头,拱手道:“京观未筑,燕然难复。四夷不宁,汉家何顾。张前辈好意心领,我意已决,必以驱除鞑虏为先。” 张松溪听他说得决绝,脸色微变,点点头,便就此不再多谈。 一行人又行几日,一路之上,鲜花繁盛,处处春光,不一日深入云南境内,来到一处市镇,寻了一处客栈歇息,齐御风与蕾拉闲来无事,便去街上游玩,走到一处,齐御风突然心有所感,问道:“蕾拉,你觉得武当山的张前辈如何?” 蕾拉相貌特异,此时却盖着头巾,她转过脸来,浅笑盈盈,颦着好看的眉毛,轻声道:“我觉得你们中原之中的武功,共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刚外柔,一种是外刚内柔,张前辈是第一种,你却是第二种。” 齐御风微微一怔,但随即醒悟过来,他对亦思巴奚手段残忍,但对于国人,却宽仁备至,而依据张松溪所想,却几乎一视同仁,反而对其他义军更为警惕一些,而对元朝廷,倒有些宽容, 当即点头道:“不错,你说的很有道理。” 蕾拉看着齐御风,突然轻声道:“你当真那么恨我们这些外国人么?中国土地这么大,领土这么富庶,无论是色目人、蒙古人还是汉人,无论是明教徒、阿萨辛、还是大食教众,大家开开心心的一起生活,难道不好么?” 齐御风摇头道:“大食教众与咱们不同,一旦他们在一个地方扎下根基,起初会与人和善,低调,遵守法纪,可一旦站住脚,便会到处欺行霸市,横行不法,我中华一向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而著称,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可他们的圈子,却是针插不进。除非我们也皈依了他们。” “若是再过几十年,你就会发现。这世上有了他们,就会越来越乱。到处乌烟瘴气,砍杀不断,我们这些与人为善的老百姓,也要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他们威胁的阴影之中,在惊恐中度日,或者只能背井离乡,将土地让给他们。” 蕾拉面色略有些惊恐,说道:“那对他们行为严加约束,不行么?” 齐御风摇头道:“他们教义之中。迎合了人性邪恶之处,不种地,不生产,不与外人通婚,交往,就如同瘟疫一般,不断扩散,譬如你们波斯国,原本是个文明之国。无论天文历法、医学算数,俱有很高造诣,与我国东西方交相辉映,可是如今。不也是泯灭至此,只剩下荒野之中的石柱了么??” 蕾拉听到这里,不由得低低一叹。不再说话。 两人来到城边,见到这座城池之中。依然有蒙元兵士耀武扬威,蒙古人和色目人对待汉人、南人的奴隶。如同对待牛马牲畜一般,不由得心中叹息。 两人步行走出郊外,齐御风眼见穆穆春山,娓娓湖泽,荡荡江水,正是一年好景,不由得长吟道:“算繁华千载,长埋碧血;英雄此际,初试锋芒。杂虏欺山,妖骸祸水,潇湘羞污半面妆。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 弹指之间,众人一行已来到玉溪境内,寻了路径,直奔白茶山庄,未曾入山,便看见一道溪水,如长虹卧波,几于腾空直上,山下一处小潭,赤水清澈明净,,聚为一泓,清可鉴发,无数游鱼,摇尾相戏。池旁斑驳的树影清晰如画地印在池中;微风吹来,则涟漪轻荡,树影碎散,鱼群晃动,别有佳趣。有池子四周,设有栏杆。 而往上看,山岩峭壁耸峙,层峦叠嶂。沿着池畔台阶拾级而上,在险峻的林壑之巅,建有楼台亭阁,雕梁画栋,高高的山尖巍峨矗立,直插云霄。 众人行了一会儿,从山上向下看去,只觉得众山皆小,翡翠般的玉溪坝子,可尽收眼底。远处山川,连绵不绝,此起彼伏;星罗棋布的村舍,缕缕炊烟,袅袅升起。视近处,龙池周围,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林涛阵阵。 当即不由得都心想,这白茶夫人倒是个妙人,居然居住在这等神仙的所在。 进山再行,一路之上,有无数巨松拔地而起,苍劲挺拔,高达十数丈,而在山上,也不时有点点池水,点缀其中,水面宽阔,碧波如玉,更有坡坡桃林,处处绿荫。 当即众人走在这蜿蜒曲折,舒缓缠绵的小路之上,心中都不由得为之一畅,再往上行至山顶,突然豁然开朗,两山之间砌着一道长石坝,拦住了一道清泉,形成了一湾池水,高山出平湖,湖水清澈碧绿,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山风阵阵,波光粼粼,疑为瑶琳仙境。四面群山如聚,树木葱茏,青松古柏,生意盎然,无论从那个方向看过去,均如巨幅山水画卷,景色秀美绝伦。 当即张松溪不由得点头道:“看来这里便是白茶山庄了。” 齐御风放眼过去,但见那山庄之上,本来清幽雅静,但此时前院后院,左厢右厢,到处都挤满了各路英雄好汉。 这些人看似武功不低,一个个吆喝来去,各自攀谈,却是未曾见得到那个是主人。 正当此时,突然有两名小厮上前接待,其先一名绿衣童子,上前拱手问道:“不知是哪里来的贵客,可曾带得试剑囊?” 张松溪面对着两名不过十几岁的童子,却也恭恭敬敬,以平礼回敬,说道:“在下武当张松溪,这几位是在下的好友。” 他这平平淡淡的话音一出,登时群雄却不由得猛然停顿了一下,都转过头来,盯视着张松溪,他此时大名远播天下,任江湖上再闭塞之人,也知道武当七侠的名头,可是见过这武当七侠的,却并不是很多。 当即有人便低声道:“武当派张四侠来了,那好极了。”言语中似乎大有欣慰之意。 而有人却摇摇头,叹口气,心道:“这武当七侠,但出来一位,都抵得上咱们全派人手。他既然来了,咱们还有什么盼头。糟糕至极,糟糕至极。” 那绿衣童子听说眼前之人。居然是威名赫赫的武当人物,当即俯身拜倒,上前大礼参拜,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说道:“童子绿珠,拜见张四侠。” 张松溪本拟他欲拜倒之际,便伸手搀扶而起,而那童子说拜就拜,动静极为干脆。而动静之机,身上似乎别负着一门奇异的武功,当即他便不做声,只是拱手为礼。 那绿珠给张松溪见过大礼,又道:“本来张前辈的客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