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十二章 晋王只是小角色 (第2/2页)
他如此坚不认错,让红袖等人更加寻到了原因,而要非死不可:今日之事,不是晋王死就是沈家死——红袖当然不会死,因为皇帝、百官、世人,都不会认定她该死。 皇帝气得狠狠瞪了晋王一眼:“犯下如此大错,居然还是强词狡辩,朕今日不能饶你!” 红袖等人立时伏地道:“皇帝圣明。”您如此圣明,就继续说下去吧。 皇帝喝晋王跪下:“今日削去你的王爵贬为庶民,你的过错交由大宗正来处罚。” 晋王听到之后吓了一跳,王爵没有了很正常,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是把他交给宗正,那可当真是有死无生:那个皇叔爷大宗正,向来都是以维护皇家体面为第一;他私闯大臣内宅,大宗正绝对不会容他活在世上的。 皇帝处罚他的话,是以国法来说;而大宗正却是祖宗家法:如果说他该死,就是皇帝也不能说什么的,与国法也没有什么关系。 此时他跪倒求饶时,皇帝却已经不想理他:晋王如此,可以说破坏了他的好事儿;原本他准备这两天就再逼一逼沈家的,让文武百官与世人不会再站到沈家那一边,但是现在晋王如此之后,他近些日子还能对沈家如何吗? 晋王之错,根由其实就是皇帝本身;虽然无人会说出来,但是却有很多人明白此事,这让皇帝十分的恼火。 他知道沈家以后绝不会再和他一条心,所以夺沈家的兵权并且要好好的打压沈家,使得沈家在军中的威望能降到极小,他便可以安枕无忧了。了,可是被晋王如此一闹,却只能再拖上一拖;他恨恨的喝道:“来人,请大宗正!”看了一眼晋王:“拖下去。”他是再也不想看到晋王。 红袖知道天朝自此之后,再也不会有晋王爷了:不管皇帝是谁做,晋王爷也不会有了;就算是日后封王,晋也不会再作为王爷的封号了。 就如红袖所料那样,大宗正听说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带了晋王就走:他并没有难为晋王,甚至都没有喝斥晋王一句;他只是请晋王吃了一杯酒,一杯掺有鹤顶红的酒。 大宗正用晋王一个的性命,维护了皇家的尊严;晋王死后以宗室一般人的礼节下葬,并没有祸及到他的家人:虽然他的儿子们不能继承王爷之位,但到底保住了性命,并且依然是龙子凤孙。 皇帝好好的慰抚了沈家众人,尤其是红袖;他大大的赏赐了一番,使人送了红袖和沈家众人回府;但是,他并没的提一句沈府外面的禁卫军。 这也就是说,皇帝不会把禁卫军撤回:对于沈家,皇帝依然是不会放过。 所以红袖等人虽然除去了晋王这个心头之患,但是并没有解了眼下之局;众人回府的时候,人人并无笑颜,反而是更加的沉默了。 到了沈府坐下之后,沈妙歌道:“不管如何,总算多争取了一些时间。”皇帝在近期之内,不会对沈家如何,不然难掩众人之口。 沈老侯爷长长一叹,摆了摆手让红袖等人都去歇着,并没有多说话;除了一个晋王,但是在朝中的和沈家过不去的,并不只有一个晋王而已。 所以,皇帝不会改变态度,那么沈府还是会被各色人日夜的掂记着。 红袖和沈妙歌回到了院子里,灵禾等人看到红袖的样子吓了一跳,立时过来给红袖重新检视之后,又给她重新上了药这才退了出去;她们知道红袖和沈妙歌应该有话要说。 沈妙歌和红袖却没有说什么,小夫妻二人静坐半晌之后,对视一眼沈妙歌拥着红袖谁也没有说放话。 有些话,不必说两个人都知道的;说了出来也只是平添麻烦而已;他们都知道,皇帝下一次如果不是对沈家直接下手,便要自大姐儿身上做文章了。 就像沈妙歌所说,皇帝一个多月都没有对沈家有什么动作,朝中也平静了一些:至少眼下不会再有人随便就说沈家是谋逆的反贼了。 但是,禁卫军对沈府的“保护”更严密了;只是新来的禁卫军头领十分的乖巧,对沈府各人的行踪虽然要求了解,但是却对沈家人执礼甚恭——若是沈家的人不配合时,他便会抬出皇帝来,言明他的难处是得已。 沈府之中并无蛮不讲理的人,所以沈家的人对于这个新头领实在是有些头痛。 也因为这个,靖安小郡王世赞也没有到沈家来一趟,而沈妙歌或是沈家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在府外见世赞:世赞一定也不会是个自由之身。 但是,世赞每每下朝之时,看向沈家人的眼中都带着焦急之色,明显是有什么话要说,但就是苦无时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