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8章,关山九万里4 (第1/2页)
因此大玉儿知道,此时自己在人家眼里,根本没有任何份量,也没有任何资本与秦王讨价还价。【】一切的主动,都在秦王手里。 政治上最可怕的,不是有多少人拥护你,也不是有多少人反对你,而是有多少人无视你。 她感觉到了一丝寒意,但是蒙古草原造就了她强悍不屈的内心,因此她并不害怕,只是自嘲似的笑笑:“我知道大王不想听,可是做为君王,多听一些建议,也没有坏处。您是不会让别人影响到您的决策的,是不是?” 她是给自己圆场,也是给秦王一个台阶。秦王自然清楚,但并不表态,只是哼了一声。 大玉儿知道,自己可以说了,便道:“方才我所说的,秦军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这件事情其实以前我就想过了。只是那时候,没有皇太极的承诺而已。” 她轻描淡写地说着皇太极,仿佛是一个不相干的人。 然后又道:“其实要想瞒过天下人,也不困难。只要秦军打出与清军决战的旗号就可以,好让中原百姓知道,秦军要与满人开战,自然不会落下汉j的坏名声了。” 秦王没说话,连眼皮也没抬。 姬梦蝶却问道:“这样一来,不是和清军翻脸了?还得什么好处?而且要让秦军远出大漠,去与清军决战?太不现实了。” 大玉儿一笑:“秦军是要绕出大漠,但却不是与清军交战。我是这样想的,秦军可以出靖边,进入蒙古境内,扬言要与清军开战,但是不要深入,然后趁夜回师,攻击山西,这个时候,山西的官军一定没有防备,秦军可以在偏关一带,渡过黄河,然后一直向东,威*北京。至于理由嘛……可以这么编,就说秦军在准备攻击清军之前,突然遇到官军偷袭,一气之下,转攻山西。百姓们懂得什么,他们丝毫不会怀疑,秦军已经与清人联手,而且就算官军知道了内情,天下人也不会相信。” 姬梦蝶拉住大玉儿的手,连连摇晃:“果然是好计策,亏你想得出来。” 秦王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浪涌潮兴,但是他很沉得住气,冷笑一声:“孤所担心的,是清军的诚意。如果皇太极言而无信,秦军出兵,便没有任何好处。况且,秦军一旦进入山西,后路若被清军截断,如何回师?这个风险太大。” 大玉儿表现得胸有成竹:“回师之事不必担心,可以派人在黄河沿岸准备船只,随时接应秦军回到陕西,至于皇太极的诚意么……” 她想了想:“可以让皇太极分批送给秦军。” 姬梦蝶一愣:“分批送来?” 大玉儿道:“正是,既然皇太极答应了送这些战马黄金,便应该准备齐了。可以送信给他,让他将战马黄金送到蒙古来,秦军出靖边之后,让他送来一批,秦军可以在路上接收。进入山西之后,再让他送来一批,如果进兵顺利,双方协议达成,回师的路上,再送来最后一批。这样秦军就免于被骗。因为只要有一批送不到,秦军立刻停止进兵,返回关中。” 姬梦蝶大喜:“哈,这个主意真好。” 大玉儿用眼睛瞟着秦王:“却不知大王认为,小女子这个办法怎么样?” 秦王微微点头,没有说话,走出后宅去了。 大玉儿满心欢喜,她知道,秦王开始按她所说的,去调派人马了。 这次只要自己的计划成功,那么她在秦王的眼里,就不只是一个外族女子,她离着秦军就越来越近了。 秦王果然到了前堂,派人将白起,李岩,张仪三人找来。 众人到了之后,秦王才将皇太极的书信,交与他们看过,然后征求意见。 三个人都觉得,还是不与清人联手为好,毕竟秦王以前就说过,与外族联手,会让汉人百姓们对秦军产生憎恨之情,对于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听完了他们的话,秦王当时没有表态,却问白起:“秦军十万人马,有多少骑兵?” 白起一愣,不知道秦王什么意思,便答道:“三万余,不到四万。因为关中人口不多,因此战马数量极少,咱们这些战马,除了甘肃吕儒送来了一万多匹,还都是战场上夺来的。” 秦王又问张仪:“此时国库有多少存银?” 张仪道:“也只有十余万两白银了,这还是因为咱们秦军没有军饷,如果发饷的话,嘿嘿,只能支用两个月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