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 昌山县_第六百零七章 能不能推广? (第2/2页)
龄的牛犊,大部分都是母牛,再过半年左右就能受孕,年产一到两犊,加上之后陆续引进的牛犊,两年之内达到一百头是肯定可以的。” “至于马头山羊,母羊半岁就可以受孕,一年能生两胎,每胎能产两到四只羊羔,因此,只要解决了人工授精的技术难题,马头山羊的种群规模扩大起来是非常快的,两年之内达到两千头,没什么问题。” 凌安国欣慰的点头道:“看来还是要找专家啊,咱们昌山县几百年都没能解决的难题,现在专家一来就给解决了,谢谢你了,小狄专家!” 狄安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凌县长,你别一口一个专家的,我还只是个学生,现在还算不上专家。” 凌安国道:“不管你还是不是学生,只要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就是专家了。小狄专家,等我们县其它乡镇也推广牛羊养殖业了,你到时候也帮他们做技术指导可以吗?” 狄安邦点头道:“可以,其实啊,家畜的人工授精技术并不复杂,现在马头镇畜牧站的技术人员跟着我们已经学得差不多了,你们县里可以组织县里所有的技术人员到这里来培训一段时间,就可以学会了。” 凌安国点头道:“这是一个好办法,我回去之后马上就组织全县的畜牧站都把技术员派到马头镇来培训。” 在合作社看了一个多小时,凌安国又问了一些问题,便告别了何高岭和狄安邦他们,去了马阳村公益小学的工地。 工地上很忙碌,这里同样有不少村民在帮忙,在农村就是这样,几乎人人都是不错的建筑工人,谁家还没盖过房子呢? 苏星晖一眼看到了曹金桂,她正带着她的两个女儿给这些帮着建房的村民们送水呢,苏星晖喊了一声“金桂大嫂”,曹金桂回头一看,看到苏星晖,她笑道:“是苏书记啊!” 曹金桂今年还没满四十,虽然从她粗砺的手上和脸上的风霜可以看出,她的日子过得艰难,可是还是能够从她秀丽的脸上看出她年轻时的美丽,而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十七,一个十四,都已经出挑成了美丽的少女。 曹金桂的两个女儿,一个叫何小芹,一个叫何小萍,她们都是含情脉脉的望着苏星晖笑,一起脆生生的叫了声“苏大哥”,她们从来不喊苏星晖“苏书记”,而是喊“苏大哥”,她们也从苏星晖的身上感受到了大哥般的温暖。 苏星晖她们点了点头,便对曹金桂道:“金桂大嫂,你们帮大伙送水呢。” 曹金桂点头道:“我们娘仨也没别的能耐,只能帮大伙送点水了,我们在合作社那边和这边两边送一下水,就当是尽了我们的一份心了。” 苏星晖道:“金桂大嫂,谢谢你上一次带给我的桔子和鸡蛋啊。” 曹金桂一下子笑了:“瞧你说的,都是家里产的不值钱的东西,还值得书记你说个谢字。” 苏星晖便向她介绍凌安国道:“这是凌县长,今天到咱们村里看看的。” 曹金桂从没见过县长这样的大官,她向凌安国点了点头,叫了一声“凌县长”,便对苏星晖道:“苏书记,那我们去送水了。” 这时,袁永寿把工程队的负责人叫了过来,这修学校可跟修牛舍、羊舍不一样,不可能全由村民们来修,因此,于锐志也是经过正式招标之后,由昌山县第一建筑公司承建了这项工程。 凌安国向这位负责人问了一些问题,当他得知这所小学校能够赶在下半年开学之前建成的时候,他高兴的说:“那太好了,这所学校你们一定要用心去修,把它修好,这可是百年大计。” 那位负责人点头应了。 在回去的路上,凌安国对苏星晖道:“看到这座学校,我既高兴,又惭愧啊,是我这个县长无能,不能让所有的小孩子都能上学啊。” 苏星晖道:“凌县长,这也不能怪你一个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以后慢慢来解决,只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凌安国点头道:“星晖同志,我觉得这个养牛养羊的产业很不错,你能不能把经验推广到全县,让全县的乡镇都养?” 苏星晖点头道:“县长,我就是这样想的,不过我只是一个马头镇的党委书记,所以暂时我只能管我们马头镇的事情,这个需要县里来组织推广。” 凌安国道:“行,只要你有这个心思就好,推广的事情,我来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