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朱门_第二五七章 母女进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五七章 母女进宫 (第2/2页)

人还吟诗作对,哎呦,说的话才酸呢!”

    九娘的馒头脸顿时挤成了包脸,众人一阵好笑。但凝萱却听明白了一件儿,怪不得菁华郡主这么突然的来顾家提亲,敢情人家是自主恋爱。不过也难怪,就凝萱所知,七少爷是庶,又体弱多病,菁华郡主极少叫这个人出来,为了不负贤名,趁着庶还活着给他娶一门第不甚高贵,却又和权贵搭着某种边儿的女最合适。

    茜儿表姑娘的出现仿若及时雨,正要解了菁华郡主的燃眉之急。

    接下来数日,茜儿姑娘一得空就往燕园跑,说是出嫁人心思相同,大家好解解苦闷,笑槐却不屑的指出了表姑娘的那点小伎俩,不过是想来探听探听大公主都给姑娘添置了什么嫁妆,她有没有可乘之机。凝萱不耐烦这个家伙聒噪,暗暗叫人吩咐了针线房,在表姑娘的嫁衣上做点文章。众人得了吩咐,自然不遗余力的演戏,没几天,茜儿姑娘就发现,嫁衣的绣制越来越慢,三四日的功夫竟只得一朵小花,还跳了线。

    茜儿急的一股火,嘴角上起了个血包,平添了几分可怖。经“有心人”提点,茜儿才知道,原来这顾家内宅里有一半的事务都由大公主的养女把持着,针线班都得看县主的脸色行事。

    茜儿想明白了前因后果,总算安分了两日。

    转眼到了六月初,天气越加的闷热,人们精神不济,但朝中却没人敢提出到行宫去避暑,全是因为北疆战事刚起,要是这会儿贪图一时的凉快,将来战败指不定就被当成了误国之徒。所有的庆贺都被往后压了又压,朝中一切大事都以战事为主。凝萱一面忙着备嫁,一面联络各种渠道和宿元的赵煦联系。

    那家伙惯是个报喜不报忧的主儿,凝萱可不敢完全信他。尤其是到了六月,连大公主都开始暗示凝萱,瞧着现在的情景,婚事或许要往后推延了。凝萱见大公主难过,反而出言安慰,娘俩抱在一起,暗自为远在北疆的亲人垂泪。说到底,大公主还是放不下顾云鹤。

    因顾家上上下下见主不喜,所以连带茜儿姑娘的婚事也预备的有些沉闷,大婚那日,大公主甚至没出席,只叫了大管事送嫁。茜儿姑娘倒是和凝萱献了好大的殷勤,话里话外无不是希望凝萱给自己说几句好话,请二爷顾云霆送嫁。凝萱摆明了不愿意浑水,愣是顶住了茜儿姑娘哀怨的小眼神,装作什么也不懂。

    六月中,东宫开了一扇小门,同时迎进两顶小轿,随同而来的是皇帝册封的旨意,赐太佳人两位,一位是太妃庶妹,一位是丽妃亲侄女。看似来头都不小,但皇帝的旨意却耐人寻味。前者虽生母卑微,但秉性安和,丕昭淑惠,藏佳成性,赐封良娣。反观后者魏乐熙,虽然相貌上不输太妃庶妹,又是国公府的嫡出小姐,但皇帝的旨意并没多提,只给了良媛的封号。

    别看良娣、良媛二者只差一个字,但地位却是千差万别。

    良娣仅次于太妃,见了太妃不跪只拜,是正四品的诰命,而良媛却要低了足足一等。

    太妃很是满意这个赐封,然而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当天晚上太难得和太妃发了脾气,并歇在了魏良媛的屋里。这段小小的插曲并不能叫大公主过多的关注,唯独凝萱听了却莞尔一笑。

    几日后,德宗忽然遣人宣大公主进宫,圣旨里刻意提到了凝萱的名字,母女俩不敢耽搁,在顾云霆的护送下抵达宫门。回宫对于大公主来说就像回家一样自然,尤其是德宗居住的养心殿,那里曾经是先帝批阅奏章的地方,大公主少时得先帝偏宠,她的身影几乎在整个养心殿里到处可见,没一个人敢去拦。直到德宗成为了太,先帝渐渐放权,大公主才渐渐淡出众人的视线,就是从婆家回宫探视,也绝少来养心殿。

    这次故地重游,大公主确实有几分的感慨。

    养心殿里年轻小宦官将凝萱拦在殿外,或者说是将所有人都拦在了大殿之外,唯独放进了一个大公主。小宦官年纪虽然不大,但威势不小,周遭的宫女、太监们都怕的很,就见那小宦官一摆手,大家知趣的退到了台阶之下,留下门前的一方空地。

    小宦官四下瞧了瞧,才轻声道:“你叫我打听的事儿已经打听明白了!”

    ps天发生点小意外,小荷更新时间推迟了,明天一定更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