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章 开播,口水和眼泪齐飞(下)! (第2/2页)
啊,我们心里就有一种感觉......” 很标准的套路对吧? 说几乎冠冕堂皇的话表达一下自豪感。 但是神奇的细节又来了,被采访的小哥还没说完,旁边生啃着藕的工友们就抢答了: “这个藕是我们挖出来的,这是不是出自我们的手。” “那肯定有这种感觉。” “有一种亲密感噻。” 一切都是这么的自然,清新,质朴,看不到一点点的矫揉造作,真实得让人的心里抑制不住的感动。 而这种感动还在继续,镜头转场到吉林省的查干湖上,凌晨,骡子拉着车在冰面上奔跑的画面,让人看得肾上腺素飙升! “十五岁开始干,一直干到现在都77了,你说多少年?始终没离了这个‘鱼界’,没离水没离鱼。” 石把头拿着酒杯,对着镜头,脸上的自豪之色藏不住,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不喝了,今儿就这些吧,一会还有事,还得上冰呢。” “哈哈哈哈哈~~~!!!” “噗,鱼界,老爷子好可爱!” “有点小傲娇呢,哈哈!” 石把头是有资格自豪的,在他的指挥下,拉起网来的一瞬间,震撼人心的一幕来了。 鱼! 满屏的鱼! “喔喔喔喔~~~!!!” “大丰收啊!” “老爷子帅炸了!” 配乐再次燃起,旁白再告诉观众没有发现的细节,拉上来的鱼没有小的,全都是重量两公斤以上的大鱼! “只有老把头知道,这正是查干湖上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冬捕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五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的漏掉了,猎杀不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666666666!!!!” “猎杀不绝,说的好!” “以后别老他喵的说我们吃灭绝这个吃灭绝那个了,很多老渔民老猎户比任何人都懂这个道理!” ...... 查干湖渔村,人们带着丰收的喜悦,迎来了除夕。 “一年一次,必须得搞的,那是古代传下来的,不能差!”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中,石把头家里的一桌全鱼宴,秀飞全场! “啊啊啊啊啊啊!!!!” “垮炖杂鱼我要了!” “你们奏凯,鱼rou段儿我承包了!” “生鱼片就交给我吧!” ...... 有的传统保留了下来,有的却快要被淘汰了,广西海边的高跷捕鱼业曾经无比兴旺,如今只剩下了最后五个会的人了,让人感概不断。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比起用这个东西捕鱼,开渔船入海,运用高科技装备寻找鱼群,显然收益更高。 海南,一艘渔船出海了。 在接连几天一无所获后,终于也迎来了大丰收! 一网,鱼仓满! “哈哈哈哈哈~~!!!!” “帅啊!” “牛逼!” 对渔民来说,可能再也没有什么能比拉起网来,里面装满了鱼获更令人兴奋了! 对观众们来说,也是这样的,耐心等待,付出辛苦劳动获得丰收回报那一刻的兴奋与喜悦,能传递给每一个人!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mama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傍晚,圣武撑着船回到岸边,他要把今天采到的莲藕用笘布盖起来。 新年的第一天,石把头独自上冰,春天五十万斤鱼苗将会重新投放到湖里,老人仍然期待冰湖里的馈赠......” 在旁白的结语中,第一集出现过的人物,那一张张质朴的笑脸开始闪回,温馨、鼓舞、感动。 在观众们意犹未尽的惋惜声中,第一集结束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