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行走于世界的游吟歌手! (第2/2页)
十三世纪,清亮的声音,宁静悠远漫入灵魂,当苏落唱起来的时候,独特的唱腔与Cetera的声音相互交融,这是一个永恒的时刻。 忧郁的嗓音穿透整个空间,所有人都随歌声飘回到了中世纪的宫廷。 惊艳而新奇的回声,尤其是歌曲后面一种类似“海豚音”式的声音,仿佛一只在地中海森林深处鸣叫的鸟儿,原始、自然,泛音的透明度极强,还有nongnong的巴洛克风格。 “噢!” “感谢上帝,天使到了科西嘉岛。” “似曾相识的来自十三世纪的声音,太美妙了。” “这是我想象中鲛人的歌声.....” 科西嘉岛的失传的民族原生态唱法,惊艳得人们头皮发麻,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这谁受得了啊,歌曲结束后,现场已经全然失控,炸裂!尤其对法国人来说,此刻无论多疯狂的欢呼与尖叫都无法表达自己对苏落的敬意! “奇迹之子!” “伟大的米斯特苏!” “噢!科西嘉岛传统的民歌唱法重见天日了,感谢上帝!” 是不是苏落就绝对正确,还有待后续继续研究,但就苏落今天的演唱,首先人们就愿意相信这就是失传已久的科西嘉岛传统民歌唱法,同时,苏落这个尝试无论如何,都是伟大的! 失控了,就出手控场,苏落依然面带微笑淡定的竖起食指,一个动作,全场的躁动平息,世间最美的情郎帅哭全球迷妹! “音乐不分国界,我一直都在坚持,让那些触动我们心灵快要失传的传统歌曲,有一天可以在万众瞩目的位置,放出属于它的光芒。 接下来,我们去德国,在阿德莱德教他的师姐唱德国的童谣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童谣很有趣,他们总能把童谣唱成军乐。” 苏落调皮的眨一下眼睛,调侃了起来。 “噗!”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 苏落在德国的知名度是最高的,因为失落的旋律布兰诗歌》,因为阿德莱德拜师等等原因,镜头给到了阿德莱德,阿德莱德顺势卖个萌,全场爆笑不已。 “OK,就像是这样。” 苏落笑着朝身后乐团打出一个起拍手势,一首前世德国童谣我真的要出城》就直接走起了。 “我必须,要动身 动身离开小城镇 离开城镇 留在家中把亲爱的姑娘 当我返回时,当我返回时 带到我回来的时候, 我就会出现在你的门前,亲爱的 ......” 军乐节奏,欢快又激昂,全场都嗨了起来。 “哈哈!” “哈哈哈哈!” “太酷了!” “好欢快的歌曲!” 一段时候,苏落潇洒一甩手,音乐骤停,接着笑道:“是不是,很像军歌?非常的有特点,不过若是我教她唱童谣的话,我想我会这么唱!” 紧接着苏落再指挥起拍,不是对乐队,而是阿德莱德联系过来的德国儿童合唱团,人声圣咏,配乐都不需要。 “我必须,要动身 动身离开小城镇 离开城镇 ......” 歌曲主旋律不变,歌词也没变,只是激昂的军乐进行曲在童声圣咏中变得神圣庄严了起来,美得人心肝儿直颤。 花式乱秀,歌曲结束后,现场全场的口哨声,德国的电视观众沸腾不已,真恨不得冲进电视去按住苏落一顿么么哒以发泄他对咱们童谣“诋毁”之恨。 苏落笑着继续调侃道:“好的,如果说德国人民总能把的童谣唱成军歌,那俄罗斯人民也总能把情歌唱成军歌,现在,我们去俄罗斯看看。” “哈哈!” “哈哈哈哈哈!” 观众们大笑不已,为什么这样?德国普鲁士和俄罗斯民族,欧洲两大战斗民族嘛,都是心领神会的东西,观众们心中万分期待,苏落又会怎么用自己的歌曲去演绎俄罗斯风格的民歌呢? 那还需要怎么演绎?一首喀秋莎》直接送上,唱不哭俄罗斯人算我输! 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伴奏奏响,苏落用俄罗斯语唯美女声起唱: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俊俏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 唯美动听得让人心醉。 一段之后苏落一招手,青歌赛选手全体起立,瞬间就变成气势磅礴、雄壮威武的大合唱!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 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把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 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 前世世界最著名的俄国歌曲,最早是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写成的,原本写出来的也就是一首情歌,却因为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和二战时代背景,这首爱情歌曲竟在战争中得以流传,在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中顿时掀起了一次爱国主义的热潮 其原因就在于,这歌声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这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 同时这首歌对中国人也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早期的两国关系,还有中国50年代的音乐也都在向那个时候的老大哥学习,这首歌曲在上一个时空,就没有中国人不会哼哼几句的,超级无敌世界名曲。 不过在这里没有,那怎么能行? 苏落想想自己做那年那兔那些事》的时候,喀秋莎》都不能用,只能用这个时空里,用了同样有着特殊意义的另一首歌,心里就有点小失落。 现在无需失落了,在上一个时空,当年的老大哥大白熊教我们唱喀秋莎》,在这里,就由我来教大白熊唱喀秋莎》! 全球观众都沉醉在美妙的歌声中,俄罗斯人民更是不知道为何,歌中总感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无比动容,甚至控制不住的潸然泪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