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六一 第二神像 (第2/2页)
。你出来为官,自可为稳固民族之根而说话。 执委会里,龙欣然、卓远河,代表的是激进派力量。莫天阔代表佛家,我让张虚归去代表道家。严老和晁孝书,是温和的稳定派。您进去,就可以代表文化传承。” 李汉心说:“别人会说你任人为亲吧。你爷爷和岳父同为执委,别人难道没意见?” 柏天长说:“执委是有任期的。华夏一统,现在可以开始计算年限了。一届五年,以后全民推选。说不定下一届,你俩全部落选也是可能的。” 李汉心心动了,“为了祖宗,为了华夏,我可以一试。” 柏天长立即跟严老联系,将自己的想法一一与之交流。不战而统,当然再理想不过的了。增加两位执委,严老考虑一番之后,也同意了。他们现在领导的是华夏,而不仅仅是天武,执委会当然需要各方势力的代表,唯独排斥柏天长厌弃的世家。 对于李汉心出任执委,严老也不会认为柏天长任人唯亲。李汉心确实是华夏古文明的代表人物,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典型的保守派。一个代表全民的政府,光有激进派人物,显然容易冒进。有保守派掣肘,不,换个词,叫做给激进派拾遗补缺,当然更合理。 严老没意见,这事就算基本通过了。晁孝书、莫天阔、龙欣然基本不会反对柏天长的倡议。可严老还是不放心,“张天尊呢?” 柏天长笑道:“张天尊将随我一起,遨游星海,追求天道。” 严老喜出望外,嘴里却道:“那就提前恭喜张天尊求道得道,永享长生。” 柏天长说:“长生是必然的。天尊归隐,龙华各处道观,都可以设置他的道像,以供信徒礼拜。” 严老大笑,“没问题,完全没问题。”将其供奉为神,他还好意思插手俗世军政吗? 张道源却不解,“灵宝天尊,我够格吗?”他有点心虚。供奉于道观,那可是神位。 柏天长传念道:“够不够格,你我说了算。而且必须,因为那有助于你的修炼。膜拜者多了,你不成神都不行。” 张道源没有大恶,柏天长还是准备帮他一把。就像张道源一见面时说的,华夏对外,需要高端强者的威慑力。多一个张道源,有利于华夏的稳定。 张道源和李汉心自去安排交接和赴任之事。 柏天长携着卓青菱,混迹普通人,游山玩水。时而端坐云层之上,俯瞰芸芸众生,时而跟常人一起,挤公交、看电影、喝咖啡,在小苍蝇馆子品尝人间美味。这也算是一种修行。所谓修行修心,不体味人生百态,何来跳出红尘? 当然,他们跳出红尘,不是佛道那种六亲不认,六根清净,而是拔高自己的层次,审视人生,审视文明的兴衰,审视种族的繁衍,审视生命的起源和终结,探索宇宙的奥秘和神奇。这也是所谓的追求大道吧。 两人于不知不觉间,心境通灵,功力突飞猛进。尤其是卓青菱,伴在柏天长身边,如同神仙眷侣,无忧无虑。又长期处于柏天长的念力场中,跟柏天长的意念交融。功力飞跃,顺理成章。 两人乐不思蜀,走遍全球。访名山,进道观,看着看着,慢慢发现,很多地方竟然竖起了柏天长的塑像。最为惊讶的是,在炎帝星的第二大道教圣地道君山,发现许多人在运送大量的钢铁。静心倾听了一下人们的谈话,竟是要在山上立一尊比天竺星的佛像还要高大的灵宝天尊神像。 柏天长好笑,“这也需要比吗?” 卓青菱说:“当然要比。你可是世间唯一显露神迹的‘真神’耶。道家怎么可能让佛家专美于前。” 柏天长说:“但是这座山是一座火山啊,大概过不了多久就会喷发。” 卓青菱吓了一跳,“那你赶紧帮帮他们。” 柏天长想了想,“两个办法,第一,吸收掉地下能量。第二,将道观和神像移一个位置。” “移吧。又是一个神迹耶。”卓青菱是为了好玩。 晚上,所有人都休息了。柏天长元力涌出,切割空间,直接将整座山头移到几百里外的一处湖心,顺便捏把捏把将神像完成。 引起的轰动,自不必说。尤其是第二年,老君山毫无征兆地突然火山喷发。可以想见,如果道观没有移走,将有多少信徒会跟道观一起灰飞烟灭。由此,科技高度发达时代的民众,也虔诚地奉柏天长为神。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柏天长真正成了龙华全民的信仰,也因此而凝聚了全龙华的人心。这才是龙华真正的统一。 这是后话,柏天长此时带着卓青青,坐在张道源的飞船上,飞向侠客岛。前往银盘根部之前,他准备先治好冯茹蕾。 谁知等着他的,确实难以言说的苦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