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7章 :给梦想学院的一封公开信 (第2/3页)
青时,两人都非常希望能够快速推动教育改革。 像中国这样的国情,并不是什么时候,民众们都会对教育改革感兴趣,也并不是国家什么时候,都允许你改革。 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如果不立即推行,未来恐怕国家更不会给你机会。 这都是张宁与朱青时在仔细探讨之后才决定的。 “三位教授,其实是这样的。” 张宁小道。 只是,港科大三位教授听后仍不满意。 “张院长,教育改革是严谨的,不像你之前做生意,失败了可以重来。教育失败了,可能在你眼中是失败了,但对于那一些学子,恐怕会害了他们一辈子。” “三位教授,倒也没那么严重。” 张宁未至可否。 虽然暂时梦想学院教学计划,学科团队还没有成型。 但张宁有信心,凭着自己与朱青时的能力,他必然可以教会这一届学子很多的知识。 只是,三位教授似乎很在意这一点,再次强调,“张院长,以港科大为例。当时港科大成立之前,用了3年的时间考察,又用了3年的时间准备,最后花了将近8年的时间,港科大才成立。直到如今,港科大已经成为了国际一流高等学府。当然,我知道,梦想学院不可能等这么久,但是,为了对学子负责,也为了对贵院负责。我觉得,贵校至少好好准备3年,然后再招生,你觉得呢?” “三位教授,暂时我回答不了三位教授的问题,我考虑一下,你们看可以么?” “当然可以。” 三位教授点点头,“不管怎么说,我们之所以说了这么多,并非是我们对贵校有何不满。我们只是希望贵校能够多准备一些,真正做好创办一所高等院校。” “谢谢,三位教授,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我一定会考虑你们的话的。” “那好,就不打扰张院长了,我们告辞。” 港科大三位教授说完,就此离开。 当晚,张宁一晚上也睡不着,脑海里,翻来覆去的想着刚才三位教授所说的话。 “管理团队,教育规划,教育大纲,学科构架……” 无疑,三位教授提出来的意见是非常好的。 要创造一所,或者要准备创造一所全球一流的高等院校,这一些必需搞清楚。 现在这一些根本就没有出来,招生是不是看起为有一些荒诞。 只是,张宁又想到。 如果现在不招生,恐怕,明天张宁将招不到一个学生。 改革就像一阵风,风一过,改革就没了。 教育改革,一方面是近期这一阵风吹起的,另一方面,也严格受到国家控制。 有的时候,不是你想改革就能改革的。 一但国家不允许,虽然现在国家即不支持,但也不反对,这已经算是变相的支持了,那恐怕,梦想学院就真的只能喊口号,而什么也不能做了。 迷迷糊糊,张宁就此睡去,第二天,张宁一大早,立即就找到了朱青时。 将三位教授昨天晚上来找自己情况,向朱青时说了一遍。 两人一边走,一边讨论。 “朱院长,你觉得,三位教授给出的建议怎么样?” “有道理,但暂时不能采用。” “我也这么觉得。” 张宁叹了一口气。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之前探讨过。” 张宁说道。 “是呀,院长,我们之前是探讨过,而且,我们已经做了决定。我们必需快速招生,我们必需快速进行改革。如果不然,我们将没有机会。可是,三位教授将一切想得太过于完美。但我觉得,其实我们先招生,招完之后,我们一边教学,一边完善我们各方面的设制,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我们的改革失败了,招过来的学生,会不会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牺牲品。” 张宁再次问道。 虽然,他认为不会。 “不会,院长,这一点你放心,我以人格担保。如果第一批招过来的学生毕业之后差于国内一流本科院校,我将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 “倒没有那么严重,要承担责任,也是我承担,我才是院长,我只是说说罢了。” 张宁笑了笑,“好了,不去想了,我们还是准备好与全国各大学子家长的见面会吧。” …… 梦想学院与学子家长见面会预定在下个月,还有20天的时间。 届时,张宁将亲自出面,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以及家长,当然,也包括那些观注梦想学院教育改革的朋友。 这些天,前来报名参会的人有很多,短短几天,报名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上万人。 不过,因为人数实在过多,梦想学院只好塞选了一部分。将那些准备来看热闹的去除,保留更多的学子家长,也就是有子女正准备高考的。 张宁希望这一次见面会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梦想学院,当然,也让更多的学子,能够选择前来梦想学院就读。 换句话说,这一场见面会,其实就是招生宣传。 只是,就在张宁等人紧张不断的准备着这一场见面会。突然,此前与张宁提出意见的三位教授,突然向张宁与朱青时提出辞职,并且,当天就打包返回了港科大。 虽然对于三位教授以及三位教授带来的团队离开,张宁感到可惜,但既然理念不同,张宁也不强求,同意了他们的离开。只是,张宁想也没有想到。在三位教授离开梦想学院之后,一则港科大告梦想学院的公开信,突然在网上发布。 高等教育改革关系国家竞争力能否提高,必须避免空洞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必须避免把对现有高教体制弊病的不满转化为对貌似合理却实际上更为荒谬的行为和口号的欢呼,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认真的具体的富有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