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巫族绽放 (第3/3页)
下雨,那么他就烧死了。如果洪水泛滥,人欲横流,他阻止不了,那么他就投水而死。 巫咸就是这么死的。 后来的屈原也是这么死的。 后来的王国维也是这么死的。 他们象征的是巫,是最好的文化,最优质的人类精神。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巫是雾,花非花,雾非雾。巫是昧,是魅,是魔。 巫是无,无名天地之始。无就是天地本身,我们以巫的形式存在,就是参赞天地。 但巫无到极致,又是深渊,是幽暗之所。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深渊来了。当西门豹到邺地去的时候,巫已经是河伯之深渊,它以巫的名义扰乱日常,要人民的生活为之让路,“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它以巫的名义组成了盛大的演出,其中有人民方阵,“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它以巫的名义呈威福威仪之象,“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不信邪,他只是顺着邪戳破了巫的泡沫。用现在的话说,他进行了“斩首”行动。他让巫去河伯那里做客,他再三请那些威福者去做客时,“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这是巫的悲剧,也是巫必然异化的结果。老子洞明这一切,因此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是的,曾经为人民谋福利的巫居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这种妖异必须破除,人民才得见天日,恢复正常。 西门豹以实喻的方式为人类巫的时代划上了句号。在他前后,思想家们更从观念上终结了巫的模糊幽暗,将理性之光引入人类的精神。我们能想象人类生活一定会启蒙除魅,大家平常一些生活,理性一些交流,更朴素更平实。巘戅云轩阁yunXua戅 这是人类的理性时代。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们,试图除去人心头的阴影,试图“去巫”。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人类取得了胜利。如诗人歌咏: 我听过希腊诗人的歌颂, 浸过以色列的圣水,印度的 佛光。 我在中原赐给了 智慧的诞生。 在幽明的天空下, 我引导了多少游牧的民族, 从高原到海岸,从死到生, 无数帝国的吸力,千万个庙堂厺厽 云轩阁 yunxuange.org 厺厽 因我的降临而欢乐。 猎巫与负能量者 人类猎巫的历史一直延续着。 在西方,宗教裁判致力于审判异端,女巫便遭到迫害。1484年,教皇英诺森八世针对女巫下一道诏书,并下令克拉默和施普伦格两位裁判官严厉对付女巫。这两位裁判官出版有关巫术的绝顶文献,教人辨别和审问女巫,以及如何用酷刑逼她们招供与魔鬼的契约。 不仅天主教如此,新教路德信徒也说女巫是“魔鬼的妓女”,并指控她们偷牛奶、产生暴风雨、骑山羊、折磨摇篮里的婴儿……在莎士比亚的诗中,巫以诬名的形象存在:豺狼之牙巨龙鳞,千年巫尸貌狰狞;海底抉出鲨鱼胃,夜掘毒芹根块块;杀犹太人摘其肝,剖山羊胆汁潺潺;雾黑云深月蚀时,潜携斤斧劈杉枝;娼妇弃儿死道间,断指持来血尚殷;土耳其鼻鞑靼唇,烈火焚之煎作羹;猛虎肝肠和鼎内,炼就妖丹成一味。…… 在东方,猎巫行动也变本加厉。东方的世俗化、理性化浪潮在周秦时代就已经开花结实,但是巫的各类变种,甚至以集体的力量、以社会运动的方式,在社会上登堂入室。汉唐以来,猎巫几乎成了国家大事。三武灭佛一类的人生控制,到“存天理、灭人欲”的精神控制,都自以为是地打击巫的世界。 到了当代,正能量在东西方都无远弗届,“狠斗私字一闪念”一度主宰了国人的生活,左右互搏都能宣称对方为巫。人们以物质的名义挑战了精神,以西方的名义挑战了东方,以科学的名义解构了爱情……时至今日,异端异见者更是封禁的对象。“乌合之众”以战天斗地的形式役使个体。制造出来的“标兵”使得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为工具,使得工具的人分成了可接受的人和不可被接受的巫。这一猎巫,在庚子年,更具实喻,每一发烧者都成了“新巫”,需要识别出来……有人说,在人类可预见的将来,随着多巴胺cao控技术的普及,负面情绪将被全面剥夺,也就是说,负能量者成了巫,是人们必欲猎杀的对象。 巫大量地存在着 在理性不及的地带,巫存在着。南齐皇帝萧宝卷,信奉蒋子文,宋徽宗则相信林灵素可以解金兵之围。……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想抵抗,被道光皇帝撤换,后来皇帝又主战了,他派了果勇侯杨芳当钦差参赞大臣。果勇侯一到广州,马上下令“广收马桶,排列沿河”,还在城隍庙做法事,将符水装入坛中埋在地下,据说,“种种设施,不一而足,其扞患御侮之法可谓良且尽矣。”如果起果勇侯于地下,他看到今天遍布全球的上亿只摄像监控探头,也会感叹,“文明设施,天网不漏,其网罗猎巫之法可谓良且善矣。” 在理性极致的社会,巫更是大量地存在着。精英阶层穿金带银、求神拜佛,以傍官傍商傍佛道为安顿术,以阴谋论、讳莫如深、主动设限和服食鸡汤为安身立命模式,……久而久之,是巫也,离人也远矣。 而这种文明社会的“巫”,离文明初期的巫,相去何止以道里计?!这些“巫”不再象天法地,只顾一己之私。这些“巫”甚至不再满足于只是隐身于无、幽暗如乌,而是粉墨登场高调宣扬自己的富丽和不可一世。 让我们回到巫的原初存在,回到对话的逻各斯。 这种原初之巫也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它甚至一直在我们身上,随时听从我们的召唤。“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这就是巫的现身,它在最穷境之处安慰了我们,让我们知道,我们虽然为无,仍可以呜呜有声,仍可以歌哭于斯,舞蹈于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