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这是在为难我老吕啊! (第2/2页)
着。 再则,有了合格的铁锭,锻造技术不合适,一样无法制作出优质的武器和甲胄。 在商代时期,先民就已经发现了铁矿石能够冶炼出金属。 只是铁的武器和甲胄全面取代青铜装备,过程却花了将近一千年! 吕武为什么能搞出钢? 其实就是看懂不懂,不是看难度。 用更直观的说法,换一个懂得更多的人来取代吕武,信不信有生之年百年内华夏就该出现火车这种玩意? 铁与钢的区别,不就是冶炼过程加“料”的区别嘛! 含碳2.1~4.3%为生铁。 含碳0.03~2.1%为钢。 至于制作出来的工具好不好用,就看加工技术了呗。 吕武搞了一套其他贵族家的铁甲,立刻知道现在的士兵为什么不愿意穿了。 他们在制作铁甲上,使用的是锻造法。 甲胄的工序,冶炼出铁锭,选择锻打成为条状或是方块状,再缝合在一些皮革或布料上面。 他们在制作时,不知道是为了节省皮革材料,还是皮革不够的关系,又混合了麻布,搞得看上去就像是乞丐装。 款式好不好看,其实也不是那种重要。 只不过,铁片分布有点乱,没有硬质的皮革作为内衬,再来是铁片有很多的毛刺,甲胄变形会刺伤或割伤皮肤。 穿甲穿到被自己的甲胄割伤或刺伤,要是生锈的铁片伤人,感染发脓的概率太大,可不就是会导致发脓,使人产生高烧症状,小命儿完蛋吗? 然后,吕武将那一套得到的铁甲“穿”在木桩上,命射手进行了试射。 不知道是老吕家的三棱箭头太牛逼,还是那套甲胄的防御力太废,反正一箭直接射碎了铁片。 三棱箭头本身就是为了破甲而设计,但试射不是射穿铁片,是射碎啊! 这就能说明不是现在的士兵主观意识地去排斥,分明就是铁的质量不合格,制作方式上又太粗糙。 士兵:不穿,怪我咯? ……………… 吕武对郤周讲一些家族开始使用铁器,是什么用意不想猜测,更不想去问。 有些话不说还好,讲了就是麻烦的后续。 他也就抢先询问道:“不知温子可需武做何事?” 郤周脸上有着很明显的犹豫。 应该是权衡利弊结束,他才说道:“主并未提及。阴子,不知可愿出售甲胄?” 宁娘咧! 这话题还是被搬了出来。 吕武举起水杯,表现出一脸的为难。 “非是我主欲购。”郤周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在下亲眼所见,阴子之甲极佳。只是不知需‘金’几何,或以何物置换?” 不聊这个话题,我们还能是酒rou朋友! 其实,吕武想卖,又不是那么想卖。 老吕家现在正在发展期,财帛只嫌少不嫌多。 有点工业常识的人都能知道一点,一种产品的产量越加,就意味着成本越低。 是不是有点悖论? 材料不要钱? 人工不要钱?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老吕家自己就有煤矿和铁矿,人员压根不需要工资。 效益什么的,对吕武来说并不是关键。 他需要考虑的是该不该卖,卖了之后会让魏氏有什么反应。 同时,卖给谁,又是卖多少,后续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见吕武久久不语,郤周脸色开始有点难看了。 “我家新晋,得韩氏、魏氏、智氏看顾……”吕武想了想,补充一句,道:“温子赏识使我倍感荣幸。只是……” “魏氏不允?”郤周心里不爽,觉得买些甲胄而已,搞得那么为难,却也能理解,说道:“若我主亦购,魏氏又将如何?” “非也!”吕武不能将这口锅给扣在魏氏头上,要不就太不地道了。他说:“得魏氏相助,方有如今之阴氏。我若大肆出售兵甲,岂不成忘恩负义之辈。” 郤周沉默了。 晋国谁不知道最大的武器装备批发商是魏氏。 其他家族不抢,不是他们给魏氏面子,纯粹是工艺、产能以及成本上斗不过魏氏。 另外一点,一个家族想干点什么,需要的是长久地塑造口碑。 魏氏干这买卖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时间,口碑方面已经立了起来,销售渠道也已经布局完善,更形成一种“买装备找魏氏”的市场效应。 其余家族想在武器装备上跟魏氏竞争,哪怕是武器装备的质量比魏氏好,价钱比魏氏低,使用正常手段都还有得斗,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分出一个胜负。 吕武觉得,自己是时候找个合适的时间,好好跟魏氏谈一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