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云涌 (第2/2页)
凯旋。 不过八万精骑也是伤亡过半。 皇帝知道后立马贬了兵部尚书王俊卿。还破例拜了杨守仁为大元帅。 自那以后—— 每每老尚书厚着脸皮来到元帅府,都会被冷眼相对。 当时还是斗鸡眼的杨慢慢对他莫名不对付,一不开心就直接扯胡子。 这一切郦氏不仅没有阻止,相反本来就是她间接“授意”的。 因此—— 那天少年真的揍了老尚书一顿。 虽然老尚书已经年过花甲,但是不妨碍杨慢慢动手—— 其一老尚书的武功可并不低,在华国江湖武评上排行第八。 其二这个老匹夫坦白了一切—— 之前徐偃明的的确确一直是兵部辖下库部司的小小文职郎。 徐莫莫回家的房屋正好也是兵部特意新建的寻常宅邸。 老尚书甚至不惜动用了军机阁的力量,安排了很多间谍头子来妨碍针对元帅府的大管事徐周洲调查徐莫莫。 还真他娘的是刻意为之啊! 少年得知真相后气不打一出来—— 难道这老东西是逼自己抗旨么? 这不是要置自己于死地吗? 不过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故事最后—— 也不知王大人对杨慢慢说了什么,少年竟莫名原谅了他。 不了了之。 …… 既上次打了尚书大人之后,这次是第二次了—— 奇怪的是这次老尚书大人更加心虚。 好像被打得更加“天经地义”? 原来在前不久开春以来,陛下又下了一道御旨至元帅府—— 一段溢词。 说得少年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末一句: 命杨毅桓为夏部书令史。 兵部也称夏部,兵部尚书也称夏卿。 父亲镇守边疆,且根本无意将自己拉入这风起云涌的庙堂。 一介平民莫名摇身一变成为兵部书令史—— 猜猜这是谁的手笔? 都说学成文与武,货与帝王家。 可这他娘的老子刚过十四—— 文不中秀才,武只能扎马步。 把自己强行拉入兵部,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吗? 噼里啪啦。 一顿毒打。 …… “少爷,打累了没有,其实老臣想要说一句,有些事情命里是逃不掉的……” “我父亲回来的话,可能就不是打你这么简单了,相比于刀枪棍棒,他好像也更喜欢用剑。” 大元帅以一手六合枪闻名沙场,甚至北边胡人对其冠以“天下枪法第一人”的美名—— 尽管见面次数微乎其微,但是身在帅府的杨慢慢就是确定,父亲真正压箱底的王牌手段,绝对是剑。 “那日老夫跟你说的话,少爷你到底明不明白?” 被揍得鼻青脸肿的老尚书王俊卿突然表情严肃了起来,突兀说出这么一句。 那模样看着的确很滑稽。 “你跟九江王的那档子龌蹉的破事儿,我一辈子学不来也不会学。” 少年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盘坐在地。 看样子,还真是打累了。 王俊卿一番感叹: “果然还是是纯白无暇的琢玉少年郎啊,只是少爷熟读的那些道德林文章,这六十年来老夫读得到、听得到,就是看不到啊……” 杨慢慢也是眼神坚决,说道: “我爹说过,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其实挺简单的,对的就去做,错的就停止。挫折迷惘之际更应该去坚持对的,而世人大都恰恰相反。” 老尚书眼神开始黯淡。 良久不语后—— 继续感慨道: “所以老夫才会如此推崇你父啊。都说是腐儒无能,犬儒无欲,而鹰儒无情无义。令尊大人可算得上是真正能够经天纬地的硕儒呀。” 杨慢慢面无表情,说: “但是你一直在害他,不是吗?” 老尚书王俊卿一脸疲惫。 眼神开始黯淡下来,说道: “孩子,不重要了。等你真正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希望到时候你不要笑话老夫,留有一点点敬意便好。” “那我可以抗旨吗?” “你觉得呢……” “我觉得你很欠揍……” “……” 几月以后,杨慢慢在兵部正式“走马上任”。 凑巧的是,正好成了兵部侍郎徐偃明的直系下属。 少年终是不得已入了华国的庙堂。 …… 与此同时的北方。 有无垠的草原。 深夜。 繁星。 “中土出真龙。” 此刻羯族的王字目大帐廷中。 唯有两人。 拜火教也作祆教的圣女呼韩邪那棕褐色的双眼望向那十八缸布满占卜石晶的黑水,向另一人言出此论。 “这,便是天意吗?” 帐廷王座上。 有一虎背熊腰的异族猛汉。 正是羯族之雄大酋帅石勒。 二人安静良久。 “他出山了。” 呼韩邪短短一句唏嘘后。 便出帐廷。 …… 云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