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水军司 (第1/2页)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六十九章水军司此时,拉达克地区的曹国。 如果说,雍国只是高山与贫穷的话,那么曹国就是荒凉与贫穷。 这块地方,从古至今就是一块荒芜的地方,它位于克什米尔东南部。 北有昆仑山脉、南有喜马拉雅山脉,西南则是克什米尔山谷,全境在世界屋脊上。 偌大的曹国,总人口甚至只有二十来万,随时面对来自克什米尔地区的土王袭击,人民倍受苦难。 望着土城一般的国都陶丘,曹国颇有几分绝望:“若是论贫穷,怕是谁也比不上陶丘吧?” 即使他带来了万余人之藩,但曹国依旧半死不活。 旁边莫卧儿帝国带来的压力,让他颇为恼怒。 “殿下,您放心,东西正在路上呢,三五天就能到了!” 一旁的中年人笑着道:“火枪火炮保证齐全,对付一些蛮子根本就是手到擒来!” 曹王瞥向他,松了口气:“如果利息再低些就好了。” “殿下,我们就靠利息活着呢!”男人苦着脸道。 曹王心中颇为别扭。 眼前这人乃是太平洋银行的管事,在京城时就与他畅聊,然后就是贷款了。 朝廷和内务府给与的钱财,不过百八十万罢了,刚巧能让曹国立起来,自保有余,扩张不足。 其他的王国还可以依靠开发移民赚钱,但曹国啥也没有,因为地形因素也没多少移民过来。 对于野心勃勃,想要扩大领土改置国土地曹王来说,这是不可接受。 想找皇帝借钱,但皇帝却委婉拒绝了。 因为儿子向老子借钱,根本就不可能会还的,老皇帝也不敢开这个口子,那么多儿子,把内务府掏空了都不够。 所以,他只能从皇帝开的太平洋银行贷款五十万,年息达到了五厘。 这些钱被他用来购买火枪火炮,铠甲战马等,如今正在路上。 千余蒙古精骑为核心,以及两千火枪营,七千本土兵卒构成了曹国的主力。 这些,就是他向了克什米尔王国征伐的主力。 高原的上曹国,太贫瘠了,只有向南征服克什米尔王国,才是曹国的出路。 “你说,拿下克什米尔,该如何面对莫卧儿人?” 曹王心思不定。 “殿下,您忘了,几百里外的西北方,曾经的巴达克山已经是邢国了,再往北就是辽国,他们是您的兄弟,理所应当的盟友!” “没错!”曹王点点头。 男人继续道:“克什米尔人可富庶的紧,个个都穿金戴银,宫殿里都是黄金,佛像都贴着金箔!” “只要拿下克什米尔,光凭借缴获就能还清那五十万。” “我听闻克什米尔可有上百万人呀!”曹王保持着理智。 “但他们没有火器,只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人再多也不管用,况且,这百万人今后将是殿下您的治下之民了!” “哈哈哈,没错——”曹王转念一想,立马就觉得开心。 …… 江西,九江府。 “你打鼓,我敲锣,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想唱,单单唱支好生活——” “你没钱,累成狗,妻儿饿得打哆嗦,不如移民去海外,又分田来又养牛,牛呀,羊呀数呀数不尽哟,生活过得那美滋滋!” 打谷场上,不知何时就摆起了戏台,村民们围坐在下,孩子们睁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舞台。 在他们忙碌且贫穷的生活中,平常的精神娱乐也不过婚丧罢了,哪里听过这般好戏? 只见男人打锣,女人打鼓,一起唱和着,有来有往。 “我且问你,可有什么国?”男的笑问道。 “你这可难不到我!”女人敲着鼓,扭着腰唱道:“岭南之南有秦国,一年三熟饿不着!” “南海之侧有齐国,一年三熟还有金山银山挖不完——” “东北还有个越国,分田分地又分狗,吃rou总比吃米多……” 听着这本土强调的凤阳花鼓,乡亲们听在脑中,记在心里,一时间百转千回。 虽然他们总是被说愚昧,但论到如何活下去,则是极为精明,很会权衡利弊。 事关未来的东西,他们总是记得非常清楚。 很快,花鼓戏结束,则又上来一说书的,惊堂木直接拍下: “且说,那张三自幼失去大与娘,与那老爹相依为命,好不容易娶个媳妇儿,老爹就去世了,殊不知,那财主就惦记上了他家的三亩水浇地……” “心一横,他直接卖了地,全家移民齐国,您猜怎么着?刚落地,就有一百亩水浇地等着呢……” “班主,你这戏唱得不一般呀!” 村长抽着旱烟,目不转睛地看着戏台,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精神娱乐也是很少的。 更别提,这群人可比乡下的草台班子强多了。 那姑娘,水灵着呢,比豆腐还嫩! “没么事,就是混口饭吃!”班主笑着说道:“我们领着内务府的粮饷,就是替皇帝教化百姓的。” 老村长心头一惊,内务府一听就不得了,他的腰不自觉地弯了几寸,堆满了笑:“那是,那是。” “只是吧,您唱得是移民啥的,就有些那个了……” 与那些普通农民不同,村长是有见识的,立马就意识到戏班这是鼓励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