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支持 (第3/3页)
陆行舟的脸上,是笑容。 眼睛里,是自信。 如今,长安城没有这几位尚书坐镇,依旧运转的稳如泰山,便是他的底气来源。 “你……” 褚国公看着陆行舟的这般态度,眼睛里闪过了一丝凝重。 他能够看的出来,陆行舟的底气。 虽然不知道后者的底气到底来源于哪里。 但他却还是相信的。 这太监。 应该不是口出狂言之人。 “老夫会尽力而为。” 褚国公也不想,真的看到长安城血流成河。 “劳烦了。” 陆行舟笑了笑,然后将桌子上的那一杯茶水喝光,又是放下了茶杯,道, “咱家先回了。” “明早上,褚国公就可以带几位离宫了,今晚上,和几位尚书好好商量商量。” “明天晚上,咱家要一个结果。” 陆行舟不会给这些人太多的时间考虑。 也不会给他们准备的时间。 成则成。 不成,则死。 这是陆行舟的意思。 只有一天的时间考虑。 说完,陆行舟也不再和褚国公多废话,然后大步流星的走出了这屋子。 走到门口的时候,陆行舟又是想到了一些什么,从怀里掏出来了一份供状。 然后扔给了褚国公,道, “给几位尚书的礼物,好好看看,咱家多少算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呢。” 这供状,里面是三皇子谋反的一些细节。 其中就有杀兵部尚书李显,以及铲除李昌隆等人的事情。 这些东西,给几位尚书看看,应该能增加一点对方支持自己的筹码。 说完。 陆行舟推开了屋门,走了出去。 一阵寒风从敞开的大门口,涌入了屋子里面。 这刚刚暖和了一些的屋子,顿时又是一阵森寒。 褚国公忍不住的打了个哆嗦。 再扭头。 陆行舟已经是消失在了那一片的寒风冷冽之中。 “哎。” 褚国公站在门口,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被夹在中间,也实在是有些为难啊。 迟疑了稍许。 褚国公感觉小腹之处一阵急胀,然后急匆匆的朝着茅房的方向跑了过去。 大概半刻钟的功夫。 褚国公重新回到了御书房里面。 这里面一如既往的暖和。 炭火盆上的光,依旧是和之前一样,忽明忽暗的闪烁着。 褚国公离开了这么久,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位尚书都是抬起头,盯着他。 李昌隆率先开口了, “国公爷,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就是有点拉肚子,这天太冷了,老夫年纪也不小了,有点儿承受不住啊。” 褚国公讪笑了一声,坐在了原来的位置上。 端过来了一杯茶,放在手里轻轻的搓着。 几位尚书没有继续说话,而是依旧在看着他,等着他开口。 大家都是聪明人。 自然能够看出来,这位国公爷有话要说的。 “你们说,咱们在这御书房待了几日,那太监若是把外面都给掌控了,可该怎么办?” 褚国公最终还是说话了。 他喝了一口茶,看向四周,脸上有些无奈。 御书房里的气氛顿时变的安静了下来。 甚至是有些死寂。 鸦雀无声的那种。 这些人都能听明白褚道明的意思。 “不可能的。” “他有这么大本事?” 最先开口的,是兵部尚书李显,他轻轻的哼了一句,道, “长安城文武百官,不会这么轻易被他一个太监给震慑住的,这点儿骨气,大家还是有的。” 其余几位尚书也都是摇了摇头。 “呵呵。” 褚国公苦笑了一声,道, “我是说,万一,万一是真的呢,你们怎么办?” 御书房里的气氛再度死寂了下来。 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再开口了,人们的脸色也都是变的凝重了起来。 是那种很认真的凝重。 他们,从褚国公的言语里面,听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思。 难道真的是…… “自然是要拨乱反正!” 兵部尚书李显再度站了出来,冷声说道, “咱们可以认十九皇子,但绝对不可能认他一个太监的,那成何体统?” 他是兵部尚书。 在这几位尚书里面,手中的权力是最大的。 和辽东军,关陇军,山东军,还有滇南军,都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他有这个底气这么说话。 褚国公看了他一眼,并没有什么意外。 然后又是看向了别的几位尚书。 工部尚书,礼部尚书,都没有说话。 他们的地位,其实并不高,在这种场合,没有他们说话的资格。 成与不成。 他们说了,也没有什么作用。 所以,干脆闭口不言。 刑部尚书李昌隆,深深的叹了口气,道, “李家世代忠良,是绝对不可能臣服他一个太监的。” “无论如何都不可以。” “没有什么可说的。” 户部尚书白文嵩是最后说话的。 他看了看兵部尚书李显,又看了看李昌隆,也是坚定的道, “我同意两位的看法。” “我们都是堂堂正正的读书人,怎么能屈服于他一个太监?” “大不了鱼死网破,反正是不能够让这天下,真的遂了这太监的。” 这个时候。 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也是随声附和,道, “是啊,是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