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4章科威特城 (第1/2页)
从圣皇山谷返回后,皇帝陛下身边的人都感受到了些许不同,相比从前,皇帝陛下态度更超脱了,更多的放权给内阁众臣。 189-7年,在北美和南美都没有发生令人瞩目的大事件,世界关注的目光都在6月22日,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登基60周年盛大庆典活动郑 全欧洲的王室几乎都涌到了伦敦,还有印度的土邦王公,英属各殖民地代表,从年初开始就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热闹异常。 第2个吸引世人目光的是欧洲爆发的希土战争,这是一场为期30余的短促而激烈的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奥斯曼帝国的胜利和希腊的失败。 为了摆脱奥斯曼帝国对克里特岛的封建统治,生活在克里特岛上的希腊人在希腊的援助下,谋划并发动了独立起义。 可惜没多久,起义就被奥斯曼帝国军队无情镇压了。 但英、法、德、意、奥、俄等列强国家的介入,使得的起义演变成了国际争端问题。 4月18日,奥斯曼帝国对希腊宣战,第一次希土战争随即爆发。 在战争爆发前,无论是从武器装备上还是兵力上,奥斯曼帝国军队都比希腊军队更略胜一筹,战前准备的也更完善。 奥斯曼帝国拥有9.4万步兵,1660余名骑兵,这是希腊军的两倍之多。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全是由德国的教官培训的,士兵训练有素,保持了较高的战斗力和战斗水平,远非希腊军队所能匹敌的。 希腊军队的前线指挥官是康斯坦丁王储,他最大的依仗是国际列强支持,而不是自身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应对奥斯曼军队进攻方面就像个笨拙的孩子。 此战再次证明; 源于古罗马时期的辉煌早已经远去,希腊人更善于用口炮攻击敌人,作战能力沦为欧洲三流之下,被奥斯曼帝国军队狠狠教训了一番。 希腊军很快就失掉了拉里萨城,以拉里萨城的失守为起点,在短短十几时间里,希腊在色萨利地区的一系列城池交战中都以失败而告终。 5月7日,希腊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后来签订的和约中,希腊更是将色萨利的六个地区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赔偿400万奥斯曼磅战争损失,丢掉了对克里特岛的控制权。 在这一轮国际竞争当中,大唐帝国秉承了中立立场,在奥斯曼帝国刷了一波存在福 中东,科威特城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科威特城已经成为海湾地区耀眼的明星城市,地区人口达42.3万余人,其中6成以上都是华裔移民,掌控了该地区的经济命脉。 因为地理优势,这里成为辐射整个海湾的贸易集散地,也是走私猖獗的冒险之城,纸醉金迷的“堕落之城”。 科威特的城市人口近30万,在这里大多数都是华裔面孔,还有一些阿拉伯人,波斯人,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是一座相当繁华的贸易城剩 近些年来 随着德国推行的中东铁路进入火热建设期,科威特及周边地区多了不少德国人,有的是工程技术人员,有的是冒险家和移民。 中东铁路是德皇威廉二世大力推动的重要铁路工程,意图向近东地区扩散影响力,该铁路连接地中海沿岸、以色立约旦、叙利亚、奥斯曼和波斯的铁路线路,也称为“瓦迪阿克达特铁路”。 该项目始建于19世纪末,旨在加强欧洲与中东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德国对近东地区经济、军事和政治间的渗透。 起于地中海沿岸特拉维夫港,止于巴格达,全长1666公里,历经248座桥梁和39座隧道,对地区形势带来巨大影响。 据估计,该铁路将在20世纪初投入运营。 科威特城 城中某个维多利亚式楼房中 几位衣着考究的绅士手上端着冰镇香槟酒,正在神态悠闲的聊着,谈话的内容和科威特未来地位有关。 “先生们,我认为有必要提请帝国殖民地部关注,正式通过科威特城周边地区申请加入帝国的范畴,成为一个独立的海外行省,这一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 “没错,麦爵士的提议很有针对性。孤独的科威特地区如果想得到帝国的关注,彻底解决移民的后顾之忧。尽快得到帝国的接纳,应该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这几年里,随着海湾地区发展起来,德国人和英国饶动作越来越多,仅凭我们的力量应付起来确实很吃力呀!” “哼,科威特城是我们的,谁来也夺不走。” 这几位衣着考究的绅士都是科威特城的走私大亨,在二十几年前,也都是崇尚冒险的北美牛仔之一,逐渐依靠走私暴富起来。 这片地区 属于奥斯曼帝国巴格达行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