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章 大雪  (第2/2页)
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同时,受到东北季风和北方的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最北方的地区将会开始下雪。    十月半下雪,对于生活在广东地区的人难以想象,而对于生活在东北三省的人确是很常见的事。    (旧唐书中记载:贞观元年,薛延托,回纥,拔野古诸部落皆叛之,使突利讨之,轻骑走,颉利怒,囚之,突利由是怨望。)    (是岁,大雪,羊牛多冻死,人饥,惧王师乘其敝,即引兵入朔州第,声言会猎。)    “大汗,下大雪了!!”士兵牙齿打着颤,面露恐惧的前来禀告。    颉利可汗黑沉这脸,没有理会士兵,而是一把掀开了营帐。    一股寒风顺势吹了进来,无数的鹅毛大的雪花在空中打着旋,缓缓飘落。    他瞬间失神,喃喃道:“怎么这个时候下这么大的雪!?”在回神后命令道:“快,快去看看牛羊!!”    事实上,不用颉利可汗提醒,无数的部落,牧民开始检查起了自家的牛羊。    没过一会,士兵小跑着,前来禀告:“启禀大汗,牛羊···冻死了很多!”    颉利可汗张了张嘴,艰难的吐出两个字:“完了···”    但眼下才到九月半,牛羊身上的毛还不足以抵御这种程度的风雪。    这意味着大量的牛羊将会大量的死亡,尤其是幼兽,整个突厥的实力将在大雪过后大幅度的削弱。    而面对这种程度的天灾,他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一夜过后,天地已经白皑皑的一片,雪已经没过了脚背,却还没停下,一个士卒前来禀告:“启禀大汗,突利可汗回来了!!”    良久,颉利可汗双眼无神的回了一句:“带他来见本汗!”    没过一会儿,突利可汗浑身狼狈的出现在了营帐,一见颉利可汗当场就跪了下来。    “大汗,风雪阻路,臣···臣大败而归,还请大汗责罚!”    一听到这个消息,颉利可汗脑子嗡的一下,整个人都懵了。    这场大雪本就对突厥的实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眼下还平叛失败,让这些部落跑了。    这对整个突厥来说都无异于雪上加霜。    “废物!!”    想到这,颉利可汗怒不可遏,吼道:“来人,将这废物关起来!!”    一听这话,突利可汗当场急了,大声道:“叔叔,风雪阻路,这不是我的错啊!”    他觉得很冤,近几日每天霜冻,能见度很低,想要追上叛逃的部落难度很大。    而风雪的到来,更是让薛延托等部落感受到了生死危机,拼死反抗之下,这才大败而归。    这哪能全怪我?    “关起来!!”    听到这话,颉利可汗怒目而视。    大败而归,再想追恐怕不可能了,东突厥实力从此降低许多。    不过这也正好给了颉利可汗软禁突利可汗的机会。    而受这股冷空气的影响,关东及河南、陇右沿边诸州的庄稼遭受了霜冻。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紧急的召开了朝会。    李世民和众臣脸色十分严肃,每个人的眉头都紧锁。    因为受灾的地方在关中和陇西。    陇西不用说,李世民的家乡,而关中道更重要。    因为关中道,光是官府的名册记录的人口就有数百万人口,更多的则是没有记录的人,粗略估计可能超过总人口有几百万。    这个地方要是乱了起来,那将会出现百万流民。    这种数量无论在哪里,都将造成巨大的破坏。    因此大唐哪里都能乱,唯独这关中道是万万不能乱的。    魏征施礼站了出来说道:“臣请前往陇西,赈灾济民!”    中书侍郎温彦博附和道:“臣愿一同前往,赈灾济民!”    ···    众臣纷纷附议,前往灾区赈灾。    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垂垂老矣的大儒孔颖达,就站了出来,谏言道:“臣以为此次天灾,乃是圣上私德有缺,请圣上上书奏请上天,言己罪过。”    随着他的谏言,一众大儒附和道:“臣附议!”    望着这群人,李世民十分的恼火,却没有办法。    “此事容后再议,现命中书侍郎温彦博、尚书右丞魏徵等分往诸州赈恤···”    “散朝!!”    (旧唐书中记载到:九月,关东及河南、陇右沿边诸州霜害秋稼。九月辛酉,命中书侍郎温彦博、尚书右丞魏徵等分往诸州赈恤。)    回到御书房的李世民无抬眼查看了模拟器。    【大唐国力:9000】    【事件:关东及河南、陇右沿边诸州霜害秋稼,关中饥,至有鬻男女者,国力值减少1000】    【事件:温彦博、尚书右丞魏徵等分往诸州赈恤,国力值增加100。】    他叹了口起,喃喃道:“真是多事之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