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释疑惑李高归心! (第2/2页)
将,历史或将走向一条未知之路。 ... 视线回到刘谌这边,他前往东广汉郡是为了征辟李毅,李毅其人确实是放荡不羁,刘谌见到他的时候,他还在抱着女儿吃饭。 见是北地王亲自征辟,还是以五官中郎将的名义,李毅果然没话说。 “臣定为大王效命!” 李毅这人不像何攀、杜烈书生气那么重,比何攀、杜烈难收服,不过刘谌也不在意,只要愿意干活就行了! 可就在几人转道前往梓潼时,李高几人却突然找到了刘谌。 “大王,我有事情禀告!” 连着赵明、陈兆都一起跪下 “大王,我等有错,之前有事隐瞒大王!” “大王,我等其实并不是郪县人,实为巴西西充国人!” 刘谌一听,心中明悟,看来前几天那个对李高侧目的定是几人同乡。 见此,刘谌不动声色的问道 “哦?那尔等为何冒充郪县人?” 李高几人便缓缓的道出了缘由,原来他们在巴西西充国时,因不堪兵役,便逃了出来!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户四到五人,其中一人就要去当兵,而李高几人更是家中只有老母、夫人和孩子。 他的家里已经承受不住兵役了,于是拖家带口逃到了郪县。 接着便被郪县李氏的某位好心老人收留,纳了李高的母亲,还认了李高做义子,如此李高改头换面成了成了郪县人。 妻儿有大族庇佑,李高却又不甘心终身务农,便又做起了游侠,连带着将赵明、陈兆一起带了出来。 这件事对刘谌来说可大可小,不过既然几人主动告知,刘谌也决定不再追究,扶起李高等人,大度的说道 “既然我认尔等为臣,自是会接纳尔等过去,出生寒门甚至平民有何关系?” “只要有才有德,孤一概录用!” “如袭尼等人,也是优秀的斥候种子,孤必有重用!” 袭尼、姜发、刘自力几人听了也颇为感动,不过此事倒是给刘谌提了一个醒,他已经不可能从普通百姓中招募士卒了! 普通百姓一户四人,能抽调的劳力已经抽调了,现在很多甚至一户只有三口人在劳作了! 因此只能是从羌人或者世族里面拉人,看来梓潼大族那里让出的三千隐户,似乎是专门为刘谌准备的! 刘谌不由的感叹,李密还真是比想象中的能干呢! 注1.对于孙皓的理解,这里还是综合考虑,他既有暴虐的成分,也有聪慧的部分。 【江表传曰:皓初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於苑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 即位之初还算不错 【江表传曰:皓营新宫,二千石以下皆自入山督摄伐木。又破坏诸营,大开园囿,起土山楼观,穷极伎巧,功役之费以亿万计。陆凯固谏,不从。】 这里开始就有点问题了,大兴宫殿,不过让二千石大臣入山砍伐山林,孙皓或许也知道大发劳役百姓受不了。 【江表传曰:(车)浚在公清忠,值郡荒旱,民无资粮,表求振贷。皓谓浚欲树私恩,遣人枭首。又尚书熊睦见皓酷虐,微有所谏,皓使人以刀环撞杀之,身无完肌。】 这段算是比较暴虐了。 注2.关于周处除三害中的最后一害,《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陆)云,具以情告...期年(第二年),州府交辟。仕吴为东观左丞。孙皓末,为无难督。 《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抗卒,领父兵为牙门将。年二十而吴灭。 这里陆机、陆云在吴国灭亡的时候才二十左右。 而周处在见过陆云第二年就做了东观左丞,吴国灭亡为无难督。 “天玺元年(276年)...乃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处至阳羡县,封襌国山” 周处在276年就能兼太常,官位不低了,从东观左丞一路上来,中间最少应该有数年。 所以周处被征辟应该在270年前后,这时的陆云才十岁左右,周处名声不低,这里大概是借陆氏获得征辟。 注3.李高出自《华阳国志》:咸宁五年(279年),诏书拜濬龙骧将军,假节,监梁、益二州军事。除何攀郎中,参军事。以典军从事...赵明、李高、徐兆为牙门。 .... (谯)登同郡县李高亦有武干,平吴时,与牙门将处前,获孙皓,封县侯。官至金城、雁门太守。 李高在平定吴国时,和牙门将处前捕获了孙皓,李高之前的履历不详,这里也是多了许多艺术加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