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Lu (第2/4页)
只见他在笔记本上写下那句: “ 文字游戏、语言拉踩,这种东西,说得越多越没意思。 ——Lu ” 一边记录一边说:“我回去改论文,一定把这句也加上。” 陆时感觉十分整蛊, “这也写?” 夏目漱石连连点头, “当然要写!现在的欧洲分裂严重,各国都以自己的语言为尊,尤其是法国、德国。反倒英国因为文化强势,不太宣传这些。把这句话写出来,可以支撑我的论点。” 陆时:??? “什么论点?” 夏目漱石拿着论文往后翻了一阵, “这儿。你是国际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嘛~之前的《议联宪章》便是你编写的,虽然是文件,但文采亦是斐然。” 陆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反驳。 结果,夏目漱石还没说完, “还有一点,你是语音、语言学大家,对俄语书写、英语音标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理论。” “嘶……” 陆时倒吸一口凉气。 脸皮厚如他,都不由得老脸一红。 他轻咳了一声, “我觉得……” 说着,环视一圈,发现周围的人都好奇地关注着这边。 他便揽着夏目漱石的肩往外走, “回布莱雅路再说。” 两人很快坐上了马车。 车厢内,夏目漱石好奇道:“陆,我写你不好吗?你受全欧洲瞩目,但接受的采访很少,正好以此机会让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了解也不是不行, 但没必要过于离谱。 像什么醋水字、铜板字, 听着就有种“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的感觉, 太假了! 当下还好, 等到了21世纪,铁定被文学史的研究者嘲笑。 虽然夏目漱石说:“我写的是作家Lu,和你陆时有什么关系?” 可是, Lu就是陆时; 陆时就是Lu。 人家搞研究的又不是傻子,看到陆时借用室友的毕业论文自吹自擂,还不笑掉了大牙? 陆时说:“夏目,你不懂欧洲人。” 对此,夏目漱石唯有承认, 因为确实不懂。 陆时看对方虚心听教的模样,遂继续忽悠道:“绝大多数的欧洲文明崛起于海权和贸易,所以,他们信奉实力和拳头。你这论文的开头属于倒苦水、卖惨,水土不服的。” 夏目漱石恍然大悟, “好像是这样。” “呼~” 陆时长出一口气, 总算是…… 结果,夏目漱石说道:“那我换一种写法就好了。你在艰苦的条件下还能随随便便把字练好,甚至自己简化汉字,这是妥妥的强者啊!欧洲人就喜欢这种!” 艹! 一万匹草泥马在陆时心中狂奔而过。 万万没想到,对方是那种“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类型。 他决定放弃了, “行,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正说着,外面传来马车夫的声音:“两位先生,到了。” 他们跳下了马车。 刚一进屋,吾辈便滚动着小懒跑了过来。 陆时看向鱼缸, 也不知道小家伙是怎么搞的,竟然掀掉了鱼缸上的木板,把乌龟小伙伴“拯救”了出来。 吾辈:“喵~” 陆时弯腰摸摸它的头, “你还真成精了。” 他捡起小懒,放回鱼缸。 另一边,夏目漱石将稿件在桌面上依次整理好,对陆时说:“陆,继续看看吧?啊……还是说,我读给你?这段时间,你在博物馆盯着,应该挺累的。” 吾辈也凑热闹, “喵~” 夏目漱石说:“看!它也想听!” 陆时脸黑, “你快得了吧!” 说着,坐到了桌边,开始阅读论文。 夏目漱石的论文条理清晰, 那段不太靠谱的童年只是进行了简短介绍,练字、习文什么的,都能找到掌故, 就比如西汉匡衡的凿壁偷光。 陆时也没法说什么, 因为是穿越者,根本就没有幼时求学的记忆。 说不定原主真干过这种事。 童年之后,内容就变得正经不少, 第二部分是《论Lu的侦探的悬念构成与种类》。 —— 传统侦探就是讲故事,无论用什么手段总是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延缓提供答案的时间来吸引读者, 而这种提出问题、延缓答案公布的叙事方法就是悬念。 在侦探中这一手法比比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