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Lu (第3/4页)
> …… —— 陆时说:“这倒是我的原话。” 夏目漱石摊手, “你看你看,‘所有内容真实可查,没有任何扭曲、抹黑、诋毁’。” 陆时听得满头黑线,  ̄□ ̄|| 他说:“兄弟,咱就别说这话了。” 夏目漱石尬笑了一声,没接茬。 陆时继续往后读, —— 悬念越是欲藏不露,就越能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最终揭开谜底时就越是令人惊喜快乐。 所以,要尽量达到一种“道破”而又“不破”的局面。 这一点,《猩红习作》做的就不好。 开篇就写了一座无人居住的宅院孤零零地矗立在潮湿花园一条黄土小径的尽头,一名死者躺在火光摇曳的红色蜡烛下, …… —— “啊这……” 陆时又头大了, “夏目老哥,我的亲大哥!你干嘛要拉踩啊?写我就写我呗,还把道尔医生拉出来鞭尸干嘛?” 夏目漱石诧异道:“鞭尸?” 陆时说:“别跟我装糊涂。你能不知道伍子胥?” 鞭尸是一项古老的行为,以侮辱死者为目的,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鞭尸者是伍子胥。 夏目漱石摊手, “我明白‘鞭尸’的意思。不过,你说我拿道尔医生和你作比较属于鞭尸,那你的意思是,他的作品已经死了?” 陆时:“……” 真想狠狠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夏目漱石继续道:“这么说也没问题。毕竟,和你的《无人生还》、《罗杰疑案》比。福尔摩斯系列确实显得老态龙钟,就差坐进棺材里,被盖上土了。” 他又拿出了笔记本, “ 用《无人生还》、《罗杰疑案》与福尔摩斯系列比,属于鞭尸。 ——Lu ” 陆时口吐乱码:“!@*¥%……” 他说道:“夏目,拿我和道尔医生比较,也是史密斯教授教你写的?” 没想到的事,夏目漱石竟然点头, “对。” 陆时不得不再确定, “真是他教的?” 夏目漱石说:“是啊!这方面的论文一般有三个方向文学理论、比较文学、文学史,对我这种在伦敦只待了两年的留学生来说,肯定是比较文学最能言之有物。” 这个理由又挑不出任何毛病。 陆时无奈,继续往下看, 第三部分是《以“信、达、雅”为圭臬的翻译家——Lu》。 ——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语言与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与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 Lu曾批评辜鸿铭先生:“一句一翻译极为不妥。” —— 读到这儿,陆时是真被整懵了, “我批评过辜老爷子?” 他和辜鸿铭的关系不错,还帮对方解决了很多问题, 比如京师大学堂的历史教材。 夏目漱石摊手, “陆,你还真是转头就忘啊?也不知道是谁在见第一面的时候就把辜老先生给气晕过去了。”
陆时这才想起确实有那么一回事, 但那是两人因为对清廷看法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属于政见上的, 跟文学有什么关系? 陆时问:“我批评过他的翻译?” 夏目漱石点头, “批评过。当时,辜老先生被你气倒,你叫着我每天去看望,陪他斗地主,玩的时候你便批评过。说他翻译给欧洲人看的四书五经有问题,容易引起歧义。” 陆时听得直挠头, “我是真没什么印象了。你能仔细讲讲吗?” 夏目漱石说:“你当时举过例,就‘贵宾们、朋友们’的那个。” 陆时不由得陷入沉思, 过了大概半分钟,他才恍然大悟道:“那分明是个笑话啊喂!是笑话!” 辜鸿铭将《论语》翻译成英语,确实有不结合上下文,一句一翻的情况,导致翻译出现歧义。 所以,陆时就开了个玩笑, —— 主持人:贵宾们,朋友们, 翻译:Ladiesandgentlemen,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 翻译:……Goodevening!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 翻译:…… —— 诚然,闹这样的笑话确实有问题, 但也得考虑时代。 20世纪初,东西方急需交流,尤其是落后的国家,需要了解外界,也要让外界了解自己, 所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