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九章 章惇是下一个王安石?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再算上他南征大胜的战绩。 他的抱负和理想,还没有施展呢! “甘蔗?!”韩绛惊了,他自然知道甘蔗——皇佑三年,他出任江南安抚使,南下赈灾,回朝的时候,路过扬州,知道扬州市面上有卖甘蔗的。 韩绛当时就感觉到不对,及时插手,虽然最终没能完全阻止外戚们的裙带进入三门白波发运司,但至少控制住了这个衙门,没有让这个事关国家社稷的重要漕运官衙,被外戚们占领。 旧年,韩家三昆仲,与他吕家三兄弟,都是在这榆林巷的祖宅相识相知的。 韩绛嗯了一声,对此不再做点评。 然而,如今一切物是人非。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大家都看出来,李清臣在跃跃欲试,所以轻轻推了一把而已。 王安石,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外,王安石自己还自带流量。 他笑眯眯的拿起酒杯:“孙伯纯诗云: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他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 当时,韩绛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这些外戚的行为,就变得很合理了——大宋的外戚,就这个样子。 自然对甘蔗很熟悉。 “啊!”吕公著震惊的说道:“公何出此言?” 这种事情,点到为止,听得进去,听不进去,都和他无关。 这完全不对啊! 韩绛眯起眼睛来,思虑片刻后,他轻声问道:“如此一来,赵公才怎么办?” “不瞒韩公……”吕公著神色复杂的说道:“我家那个家贼吕嘉问……前些时日写信给吕希纯,与其言:交州八州,已种甘蔗数十万亩,年底便能有第一批蔗糖,通过水路运抵江南、京城了……” “老夫今年七十有四,是该致仕,退位让贤了。” 吕公著心中如何不起念想? 如何不想将来也混一个太师、司空的头衔,然后被拜为‘平章军国重事’,享受一把宰执起肩舆,御前减一拜的待遇? 赵卨在熙河那边干的好好的。 韩绛摇着头,笑道:“老了!老了……” 章惇是王安石发现、提拔起来的心腹。 吕公著却是叹息一声,悠悠的说道:“韩公可知,近来,京师之中,高、向、曹、刘、杨、王等家的旁支族人,纷纷南下……” 他听出来,韩绛话里面的意思了。 大宋的外戚们,哪次出去不捞钱?不坑人的? 怎么?难道圣人的文章道德,连外戚也能感化了?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高家、向家人在给他们的买卖铺路。 可以这么说,若没有王安石的赏识、提拔和推荐,就以章惇当年那个浪荡的名声。 就是怕那些家伙乱来! 不过,后来韩绛发现,那些去了三门白波发运司的外戚裙带们。 章惇凭什么在短短一两年内,就达到那个地步? 韩绛对此表示深深的怀疑。 但,如同谢安石、王介甫一样? 这就夸张了吧? 章惇结束广西任期后,回朝拜相,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情。 甚至还专门和陕西的范纯粹、永兴军的邓绾打过招呼。 同时王安石本身的政绩和道德、文章,也非常过硬! 即使如此,这也是花了十年以上时间,才造出来的声势。 甘蔗很甜,还可以拿来榨糖。 韩绛听着,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韩绛也不再提这个事情了,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虽然,韩绛已经猜到了。 想到这里,韩绛看着吕公著,问道:“广西那边和熙河一样?” 去年年底,京城中曾出现过一股热潮。 朝中那些和外戚家族关系密切的朝臣们,特别是高家、向家的亲戚,忽然集体想去三门白波发运司为国分忧。 韩绛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乱了。 嘉佑四友之名借着天圣四友的流量,名动天下。 “嗯?” 有什么理由换掉他? 章惇进封高平郡开国侯、超授正议大夫,并兼安南道宣抚使。 韩绛继续说道:“明岁正月,老夫就打算上表致仕了!” 以经略使致仕和六部尚书致仕。 这可是不同的概念,能享受到的待遇也完全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