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你不仁我不义 (第2/2页)
可谓一箭双雕 皇帝有个担心,东南控制在老皇帝手上,汴京没有足够的钱粮武器,如何支撑河北大战? 李纲管不了那么多,他现在要以最快地度北上,把河北四路中的大名府路和真定路牢牢控制住,只待兵力上取得了优势,又解决了东南和西北地问题,大军得到了粮草和李虎的支援,随即就可以反攻,最起码要把定州中山路和河间府路收回来,和金军隔白沟而对峙,这是底线啦 经过一番商议,十六日,皇帝下旨,毁弃宋金盟约,固守三镇,并再次起用种师道,任命种师道为河北燕山宣抚使,刘为副使,全权负责河北幽燕战场姚古为都统制,种师中为副都统,火率军北上,攻打金军 小皇帝决意反攻了,但东南那边却传来一个令其极其震怒的消息 小皇帝处罚蔡京、童贯等人的圣旨下达不久,宋焕返回了开封他是奉老皇帝的命令,到汴京看看形势既然金军撤走了,老皇帝也想是不是有机会返回汴京 小皇帝本想惩治宋焕,但吴敏、李纲却认为是宋焕欺骗老皇帝回京的最佳人选小皇帝热情召见了宋焕,并连续两天召其面谈小皇帝直言不讳,当前形势下,老皇帝地做法就是分裂大宋,这导致国祚陷入危机,他恳请宋焕从大局出,把老皇帝骗回汴京,确保大宋内部的稳定 宋焕也是个聪明人,尤其听说李虎动了太原兵变,囚禁了郓王和童贯,公开表示尊奉小皇帝后,他知道继续追随老皇帝没有前途,于是他一口答应了,誓效忠于小皇帝
三月四日,小皇帝再度任命宋焕为江淮荆浙诸路制置运使,即刻返回东南,奉书行宫同时,任命门下侍郎赵野为太上皇行宫迎奉使,徽猷阁待制谭世绩和中书舍人李熙为副使,把老皇帝接回汴京 宋焕日夜疾驰,三日内到达符离,这时他惊讶地现老皇帝竟然离开了镇江,北上到了虹县即今江苏泗县宋焕于淮河之中地船舟之上拜见了老皇帝 老皇帝为什么要北上?东南待不下去了 自从大宋有了花石纲,东南地区就是这个政策的重灾区老皇帝和他的宠臣们虽然在东南根基深厚,但民愤极大童贯征方腊,杀了一百多万人,其中有多少是方腊的起义军?都是百姓啦,东南人因此对其恨之入骨朱父子就是花石纲的始作俑,这父子两人荼毒东南十几年,两浙百姓畏之如虎,东南人恨不得吃其rou喝其血随着河北山东起义大潮此起彼伏,朝廷在东南是横征暴敛,东南地形势非常紧张,兵变一触即 这种情况下,老皇帝到东南,依旧不改奢华,沿途大肆sao扰百姓,所过之处,藩篱鸡犬为之一空到达镇江后,缮营宫室,移植花竹,购买园池,荒yin奢侈,每日仅官兵的耗费就高达六千余,而行宫每月的耗费是过二十万这钱从哪来?当然从东南百姓头上盘剥 老皇帝不知百姓疾苦,无所谓,但东南地地方官员们非常害怕几年前的方腊起义虽然镇压下去了,但起义军给了他们迎头痛击,而平叛的官军是把东南搞得一塌糊涂这些地方官们担心重蹈覆辙,担心自己的利益严重受损,暗底里都阳奉阴违当蔡京、童贯、蔡攸、朱等人遭到诛杀罢免地消息传到东南后,这些人知道老皇帝不行了,干脆弃之而去,投奔汴京小皇帝 与此同时,老皇帝身边的大臣们还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老皇帝另建朝廷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 老皇帝一看形势不妙,不敢待在东南了宋焕劝他回去,他还真的犹豫了,或许小皇帝是个孝子,会把权力还给自己 这时郓王和童贯的书信到了童贯告诫老皇帝,千万不要回汴京,并以“西内之事”为例所谓西内之事,就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从四川返回长安,作为太上皇,入居兴庆宫即南内,他的儿子唐肃宗却把玄宗幽静在西内即太极宫,不久玄宗怏怏而终唐玄宗身边地高力士等人回到长安后才被清除,而老皇帝的亲信大臣此刻已经被清除了,他回去不是找死吗? 老皇帝考虑良久,决定到西京洛阳去这是个缓兵之计,一旦汴京形势不好,他马上可以到太原和郓王会合老皇帝提出这个要求,小皇帝不能不答应,他总不能把老皇帝绑架回来 小皇帝勃然大怒,到了这个时候了,老皇帝竟然还一心一意为了王,还想把皇位传给郓王你不仁我不义,那就对不起了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多,支持&泡&书&中文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