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七百六十八章 瞬间飞跃的造纸技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八章 瞬间飞跃的造纸技术 (第3/4页)

一细看,发现桑皮松皮诸纸,这些纸从外观上也看的出来,纸的纹理又密又实。

    在此四张纸当中,桑皮粗糙,青檀也粗糙,松皮细腻,独构树皮纸让李孟羲眼前一亮。

    在四张纸当中,构树皮的纸比其他三张白的多,简直就是雪白的颜色。

    李孟羲很诧异,在平常造纸的时候,哪怕把纸浆过滤的再细,哪怕活性炭除色效果再好,然而纸造出来仍然带有或轻或重的木色,离雪白的颜色相去甚远。

    但这构树皮做的纸,竟然能白的一点杂色没有。

    李孟羲意识到,找到了一种最顶级的造纸材料。

    他问众人,这构树是什么树。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众人描述构树的树高,粗细,还有大致模样,李孟羲听得很茫然。

    关羽突然插了一句,“羲儿,你晓得老水吽不?”

    李孟羲愣了一下,老水吽,熟啊,这是一种长着长须的大型虫子,这种虫子喜欢吃一种小树的叶子。

    关羽说,“构树上多长水吽,构树也不高,也长不大……”

    关羽这么一说,李孟羲便立刻想起构树是什么了,构树很细,有厚皮,构树叶子很特殊,叶子两边有豁豁……

    ——

    在天黑之前,李孟羲完成了最后的测试。

    对最后四张的测试,李孟羲是找了一根长箭,把长箭箭头磨秃了,然后从低到高依此往下丢来测试纸张的质量。

    经测试,松皮纸第一个被扎穿,然后是青檀皮纸,最后角逐出的两强乃是构树纸和桑皮纸。

    当箭纸提高到半人高的高度时,最后的两种纸的强度终于区分出来了,桑皮纸要略强于构树一丢丢。

    当所有测试进行完,李孟羲把记录收集完整之后,天彻底黑了。

    一整天时间,多达数百种纸,总从小到达二十多个泥丸阶段式测试,总计之测试次数,多达数万次之多。

    庞大的测试量完成,多达二十余的测试,测出了从低到高整整二十多个纸张强度梯度,多达二十个梯度之下,纸张强度区分的精致到毫微的程度。

    ——

    夜晚,城主府。

    吃过晚饭,李孟羲拿着厚厚的一摞数据在看,几百种材料,几百类数据,一个一个对比起来极其麻烦。

    为方便对比,李孟羲特意按二十多个泥丸试出来的强度梯度把纸张分成了二十多个区间。

    然后,从低到高,从高到底来回看了数遍,看着看着,李孟羲在这庞杂的数据中突然发现一个规律,他发现,那些强度靠前的纸,树皮纸的占比非常的大,反之,草本纸张,强度普遍较低。

    李孟羲立刻起身,他把堆放的样本找出来,他找了五六种树皮纸,又找了五六种草纸,拿过来刷刷一撕一对比,发现,树皮纸比草纸坚韧的多。

    再对比外观和纹理,李孟羲发现,不仅是坚韧度有区别,树皮纸普遍纹理细腻,而草纸,粗糙的不行。

    想了想,李孟羲提笔在不同纸张上画了几笔,墨迹留在纸上之后,不一会儿,李孟羲看到,草纸上,不管是猪草还是芦苇草还是通草,所有的草纸,墨迹晕染的非常开。

    而反观树皮纸,墨迹晕染的程度小的多。

    纸张不是用于染色的工具,纸张是用于记录的工具,对一个记录工具来说,墨迹容易晕染,这显然是一个极大的缺点。

    经对比,很明显,树皮纸不管是强度还是书写效果,都远强于草类纸张,但,这是为什么?

    李孟羲看向一旁,小砖握着毛笔,吸熘着鼻涕,专心致志的在画画,李孟羲问,“小砖,你觉得,为什么树造的纸,比草纸结实,这是为什么?”

    小砖听到树啊草的,脱口而出,“树不高吗?”

    树比草高,所以树皮纸比草纸坚韧。

    “……明白了。”李孟羲笑着摸了摸弟弟的脑袋。

    树皮造的的纸普遍比草纸坚韧,很可能是因为,树皮当中的纤维长,而草纸,纤维短小纤细,这就造成了草木两种材料质量上的天差地别。

    李孟羲拿起一张树皮纸跟一张草纸正面看了看,翻过来,看到草纸背面已经晕透了,而树皮纸背面很干净。

    草纸质量太太差劲了,拿过几张草纸翻过来看了看,所有草纸背面都被晕透了。

    草纸质量太过差劲,李孟羲又很挑剔,他决定日后所有纸都用树皮来造。

    可随之,李孟羲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树皮这玩意儿可不好找,一根大树长十年,从头扒到脚又能有几斤皮?而草类,不管是麦秸,还是狗尾草,一块地一年能收成上万斤之多。

    树皮虽好,材料稀缺,草纸虽差,材料来源极其广泛堪称无穷无尽。

    若义军所有书写用纸全用树皮纸,太贵,可全用草纸,草纸太差劲。

    综合二者之长,协调二者成本与质量的方法有了,可以将树皮与草浆混合,这样,能明显提高草纸质量,能用有限的树皮,造出大量高质量的纸。

    李孟羲长舒了一口气,下一步的测试,该是测试各种树皮与各种草纸之间的配比。

    假设,有树皮百种,有草类两百种,那么,一种树皮搭配一种纸浆的组合,能有多少种?

    答桉是,两千种组合。

    这两千种组合,若想精确其配比,从一比一到一比十,最少最少的得测十种配比。

    两千组,每组测十种配比,那就是,两万组测试。

    粗略一算,李孟羲感到头痛。

    还有,树皮跟草将搭配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树皮来源成问题,有的树皮多,有的树皮会很稀少,那么,到底用什么树皮来造纸,这也是个问题。

    在诸多树木当中,杨柳二木无疑是最常见的,李孟羲却直接把此两种树木给排除了,因为要从杨柳皮里提取药物,杨柳的药用价值比造纸价值大的多,要是为造纸把杨树皮全扒了,岂不得不偿失。

    夜色渐深沉,李孟羲教弟弟画了一会儿画之后,见弟弟开始打哈欠,他带着弟弟回去睡觉了。

    ——

    翌日,一早起来,李孟羲开始继续未完成的工作。

    在昨日,对几百种纸进行了强度测试,并测得了详细的数据,但这还不够,要知,纸张除了有韧性一个性质,还有纹理细腻程度,晕染程度,色泽,等等性质。

    就比如桑皮纸,昨日测试,桑皮纸强度很惊人,但桑皮纸纹理粗糙的过分,作为书写绘画用纸来说,桑皮纸算不得好纸。

    昨日所测试过的几百种纸再次拿了出来,开始新的测试,这次测试就简单多了,只用检查纸张的细腻程度然后拿笔画上几笔看晕染程度,草草的测试一遍就行。

    李孟羲一张纸一张纸翻着,边翻边测试边记录着。

    翻着翻着,在一堆纹理粗糙的纸中,李孟羲忽然看到了一张细腻到过分的纸,他惊异一声,把纸抽了出来详加打量。

    一般的纸,不管是草纸还是树皮纸,纤维的质感很强,但手中的这张纸,几乎没有感到纤维的存在,拿起对着太阳看了看,在阳光的照耀下,李孟羲皱眉看了良久,他惊奇的发现,哪怕是在太阳下,纸里的纤维也少可怜,感觉上就像,纸张像是一块塑料薄膜一样通透。

    疑惑之下,李孟羲一阵翻腾,他查到,这张奇怪的细腻到不可思议的纸,是由“荆条”来做的。

    荆条,不就是编筐子那玩意儿吗,这玩意儿竟然能造纸,而且造的纸不见纤维浑然一体,也是奇了。

    在随后,继续翻看着,诸多纸类当中,有的纸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